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爾來擢倫魁,亦復有人耳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山水吟
- 月華如水不動塵,無端耳畔寒蛩鳴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琴
- 前途豈不夷,未達一間耳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西陵峽
- 士固各有志,進退綽然耳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五更茅店寒,鄰雞振吾耳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紀夢
- 叫回堯舜天,聒破周孔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贈劉吉
- 潺潺澗中水,不入貪夫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勉隱者
- 誰謂茆山中,祇悅陶公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松風
- 四十年來贊太平,君王耳畔管簫聲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趙庶明推官
- 汩汩三十年,淫哇滿人耳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贈張績禹功
- 遺老玄黃漿食,內家卷耳觥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四和
- 前輩有鄭公,后來王趙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
- 八水壯函秦,三川貫熊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
- 忽驚翕巖大,奔浪喧客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入峽
- 此生覬望盡灰冷,但愿耳邊無雨聲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憤雨
- 從人畏損名,不從斯逆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贈別
- 雨聲來未已,清滿幽人耳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雨中舟出潮牐
- 爾自與人風馬牛,緣何耳邊鳴啾啾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蚊
- 失身何心養兒女,啁啾耳厭山蠻語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以道學諭鳳口有感詩寫物記事備極詞情不容繼
- 衣裳任濺灑,輕飚颯盈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看澗水自警
- 水流無返時,人生流水耳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古意
- 愿為靈鵲飛,遞聲入君耳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寄所思
- 著眼靜中觀,坎止流行耳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水竹野十詠·曲水流觴
- 胡然落此地,伴客歌快耳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安豐尉丁夢符歸霅川因簡之晦兄弟時寓崇
- 山中四時好,雪景更佳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崇禧夜坐
- 又不如齁齁北窗睡,兩耳不聽元虧成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水琴
- 人言岳州程,風便五日耳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泛洞庭
- 束身云瘴鄉,凡論悉掩耳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譚學士見寄
- 睠言枕清流,為洗囂塵耳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玉梁道中雜詠
- 余燈明壁間,照我發垂耳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早起
- 無乃金火余,其氣互合耳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星墮
- 薦地方擬步,通問必附耳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書周節婦孝感之異(成化丁未)
- 衛公骨雖朽,妙語猶在耳。 -- 出自宋·蔡洸·友賢堂
- 胡為穿石來,要洗巢由耳。 -- 出自宋·蔡載·通惠亭
- 遑遑魯東丘,結友得聃耳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宋秀實罷官歸將有東南之行
- 天和本發中,世味或食耳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彭教諭論詩
- 聞名知幾年,會面數月耳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王主簿韻
- 初聽已瑩心,久坐益醒耳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某嘗次贊府盧丈高韻復承見示佳篇嘆詠之馀輒
- 我聞章泉清,有客日洗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徐天錫歸自玉山昌甫以三詩送之后二篇有及予
- 平生此名山,籍籍滿吾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廬山雜詠·天池
- 任官自古惟賢材,天子耳目寄外臺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趙進臣持閩憲節
- 幾巒對青眼,泉石洗幽耳。 -- 出自宋·陳有聲·重修圣濟院
- 無惑變徵聲,雅樂成逆耳。 -- 出自宋·程永奇·與孫自修祝和甫讀宛陵山谷詩
- 近聞筑玄都,崇岡枕龍耳。 -- 出自宋·褚伯秀·呈周清溪
- 盛事百年間,繼者能□耳。 -- 出自宋·鄧椿·乾道壬辰三月十日同叔衍游諸山用邵公濟大象
- 登覽似可期,特未敢必耳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探禹穴
- 淙琤環佩聲,曉夕清心耳。 -- 出自宋·杜敏求·運司園亭·湲玉亭
- 昨夜雨中鈴,哀音猶在耳。 -- 出自宋·范令聞·回龍院
- 寄語謝諸郎,躁進徒為耳。 -- 出自宋·范質·誡兒侄八百字
- 不見母生兒,生死一間耳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楊內舍景堯刲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