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茍能乘之游,止若道路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縹緲峰
- 永播南熏音,垂之萬年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泠泠功德池,相與滌心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訪憲上人
- 別處秋泉聲,至今猶在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夢尋西山準上人
- 山根百尺路前去,十夜耳中汾水聲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過汾水關
- 我馬臥我庭,帖帖垂頸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月下懷裴如晦宋中道
- 每順舅姑心,況逆舅姑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薛氏婦歸絳州
- 誰能事州郡,雞狗徒聒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前以詩答韓三子華後得其簡因敘下情
- 行路況炎蒸,悲哀滿心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史尉還烏程
- 何當歸去來,臨流重洗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兩日苦風思江南
- 且欲止人事,事止不經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擬陶潛止酒
- 當其被問時,舉策數耳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傷驥
- 他日見騰驤,駑櫪此垂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謝著作歸陳州
- 人將拔去之,我獨不然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八月七日始見白髭一莖
- 但無箕潁人,曾不吝洗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一幽谷泉
- 引吭向層霄,聲聞期在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潘叔治題劉道士房畫薛稷六鶴圖六首其三唳
- 談謔忘機心,笑言驚俗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
- 當時彼何高,獨能譏洗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潁水費公渡觀飲牛人
- 陳子同時人,奈何聞諸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思鄭州陳知默因感其化去不得一識面
- 昔禹別九州,導洛自熊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辯熊耳
- 城南迫送客,雖懶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文潛送況之諫議十四丈守潞過成季作
- 江極目兮沙路平,驢卓耳兮風蹄輕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題畫扇
- 問渠何旨意,恐落凡人耳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千松嶺
- 高堂流月明,萬籟不到耳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席上聽琴
- 中間亦何有,徒自亂心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有感三首
- 彼哉譏謗者,誑口而信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淵明飲酒詩:
- 不猶愈乎卑議庸讀,過耳增懣,入心善煩者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友山
- 客來擷芳秀,歲晏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錢大尹公庭種菊
- 求居寓所欲,糾與白等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讀管子
- 詩聲一蒼蠅,下到霹靂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無咎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八首八
- 堂空雨聲大,滴滴清我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雜詩二首
- 座客無俗心,巢禽亦傾耳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彈琴之什
- 驄馬未來朝,嘶聲尚在耳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下第后屏居書懷寄張侍御
- 當時渭陽人,自是直釣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不愿漁
- 景好不見但聞說,使我耳目私相仇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
- 更假滄浪清,聊用洗塵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晚泊
- 未辦志和舟,且洗子荊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和
- 鳴騶儻重來,傍舫傾我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示涉汝詩次韻
- 天子端然少旁求,股肱耳目皆奸慝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雪車
- 張籍眼昏心不昧,崇師耳聵性還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贈惠崇上人
- 幸有故人風,相過時洗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避暑靈泉分韻得水字
- 我來不忍去,一聽賞幽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梵隆大師乞詩隆能琴阮為鼓數行
- 歸鞍不可速,吾亦聊洗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寒巖分韻得水字
- 塵埃得遐矚,真賞契心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豅豁巖
- 臨流整游觀,三沐聊洗耳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戊辰三月清明后三日見葉丈于石林承命賦詩作
- 莫飲山中清味,怕教洗耳人知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清平樂·一犁初卸
- 空山彈古瑟,掬長流、洗耳復誰聽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瀟瀟雨/踏莎行
- 沒沒竟不從,唯傷遠人耳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悲湘靈
- 珠粉不結花,玉珰寧輝耳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舊鏡
- 興來走筆如旋風,醉后耳熱心更兇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贈零陵僧(一作懷素上人草書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