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著書如結氂,聊以忘憂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李端叔從辟中山
- 所遇信悠然,此生如寄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泊吳興西觀音院
- 有石礪其齒,有泉洗其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訪陜郊魏疏處士
- 中有白龍泉,可洗人間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留題常熟頂山僧居
- 泰山不礙目,疾雷不經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棋者
- 微燈照空床,夜半偏入耳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懷詩十一首
- 獨稱唐虞賢,顧未知之耳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嘲魯連子
- 盆城去鄂渚,風便一日耳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
- 風云入壯懷,泉石別幽耳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石洪處士赴河陽幕得起字
- 灘雪清濺眸,灘雷怒醒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蘇木灘
- 妍談既愉心,哀弄信睦耳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阮瑀
- 底事聽詩聽不清,此翁耳殼欠分明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聽詩叟
- 無謂秦無人,虎鼠用否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鏵嘴
- 又聞天樂泉,凈洗箏笛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聽羅道士琴
- 人命草頭露,榮華風過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端午
- 天下皆樂聞,征君獨洗耳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七愛詩·盧徵君(鴻)
- 斧揮郢人鼻,琴即鍾期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賦未見君子憂心靡樂八韻寄李載
- 但聞佳邑政,杻械生菌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余干徐隱甫
- 參旗斗柄略欄楯,清坐耳聞河漢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
- 使民皆農桑,乃是真儒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送顧子敦河北都運二首
- 公行圖安集,信目勿信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送顧子敦河北都運二首
- 驊騮嘶清風,只在一日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諸友
- 巢由老箕山,遁世聊可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遺老齋絕句十二首
- 勇怯不必同,要以各善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維吳道子畫
- 長歌野鷹來,當年落誰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野鷹來
- 烏菱不論價,白藕如泥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將還江州子瞻相送至劉郎洑王生家飲別
- 微言寄翰墨,開卷人心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王適寒夜讀書
- 人生本無有,眾幻妄聚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勉子瞻失干子二首
- 常陽百川竭,顧亦防雨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遲韻二首
- 微言寄翰墨,開卷入心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王適寒夜讀書
- 思歸非吾計,聊亦為爾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思歸二首
- 不悟身乘空,但覺風吹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篇
- 門中此外何事,世故有耳不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上巳後
- 濟南舊游中,好學惟君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孔武仲
- 動止初何心,及遇適然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示資福諭老
- 相與定詩盟,誰能執牛耳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和鄭潤甫提舉見寄
- 追憶棲宿時,聲容滿心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贈傅都曹別
- 聯步朝天笑語馨,佩聲耳畔尚泠泠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43
- 頗聞竹窗句,流落綺紈耳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讀李益詩
- 當令佳譽新,燁燁滿人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巢縣崔尉
- 嚴明束吏手,誘論提民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
- 眾芳委時晦,鶗鴂鳴悲耳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傷心柳色離亭見,目舌耳蟬聲故國聞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送范評事入關
- 頓忘蝸蠅心,坐洗笙笛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凡與共此者,但須行樂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戲聯食(潺氵換魚)體取其骨糜肉之化義
- 翩翩吹我衣,肅肅入我耳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悲憤詩
- 明時登驥騄,駑馬但垂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芳醪恥金樽,清歌猶在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鄭同夫餞別圖詩
- 耽耽視中原,為有景略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多雨損萬物,草爛麥生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雜詩(四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