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而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東峰道士如相問,縣令而今不姓梅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亂后入洪州西山
- 獨(dú)翳蔽于山顛,久低回而慍瘀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演興四首·閔嶺中
- 寧古有而今無,將與身而皆亡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演興四首·閔嶺中
- 方風(fēng)雨之晦陰,行者艱而莫休,居者坐以笑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於忽操
- 見何驚兮遌錯(cuò),貌何野而棲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問何迂兮古昔,聽何感而喑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身群居而孰法,子娶嫁而孰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既棄此而不用,何久保而弗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及情終而禮闋,忽回腸而念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惜暫遇之偶然,嗟之離而莫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驚回舟而返盼,忽逕斷而溪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古賢不易養(yǎng),養(yǎng)賢則已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養(yǎng)賢
- 行曷為兮天下,老吾身而不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陬操
- 信亦命已矣夫,固行兮而曷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陬操
- 披肉斷角塞螾求,螾取而冠萬鬼{左扌右歈}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
- 摭山果以侑酒,登溪魚而供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效醉翁吟
- 仰春木以搴華,俯秋泉而漱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效醉翁吟
- 生茲世之誰期,欲勿思而奈何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我思古人答焦千之伯強(qiáng)
- 獨(dú)斯人之不見,聊永懷而自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我思古人答焦千之伯強(qiáng)
- 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古離別
- 目還流而附音,候歸煙而托書。 -- 出自南北·謝莊·懷園引
- 或巢陽而望越,亦依陰而慕燕。 -- 出自南北·謝莊·懷園引
- 其徒則以安,其道猶遠(yuǎn)而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贈禧上人
- 糟中玉面甘人頤,何食而肥蒸不悔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比得貍一枚所過輒馥然有香時(shí)時(shí)翳蘭叢下而引
- 何人彈鋏苦思魚,食肉而飛亦任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琳老惠麩乾隆走筆奉寄
- 況自昔軍中,膽能寒虜,而今胸次,氣欲吞胡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玉帶金魚
- 掉船亦欲徜佯去,古井而今淡不波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喜雨呈吳按察
- 須信平生無夢到,卻向而今游歷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 夜渡古黃河,與沈堯道、曾
- 陣雖平生所未識,以子而譽(yù)信不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崔象之潁橋觀贈陣清臣太丞兼簡陣
- 傾壺舉觴紛左右,客館而笑君顏酡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曼叔見謝潁橋相過之什
- 未知早晚重?cái)y手,惆悵而今鬢已蒼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秦川馬從事
- 何曾一霎離心上,怎得而今在眼前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鷓鴣天·斗帳歡盟不計(jì)年
- 川原膴膴樹斑斑,十進(jìn)而春風(fēng)一望間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是年六十四,屬有未疾,而生日適冬至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政使書癡傳癖猶可憎,而況無風(fēng)無味之錢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和諸公作雪月歌
- 汲冢以來書盡讀,商盤而上筆追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內(nèi)翰程端明挽詩
- 晴樹暖以流憩,霜實(shí)飽而倦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趙玉汝自作戲墨見寄各題六言其上·鸜鵒
- 雪意催詩斗清絕,與巧而遲寧速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山中小集
- 潘輿佳日訪桃李,一舍而迎聊遨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陶粹母夫人挽詩
- 或問鄉(xiāng)中俗里,先號*,而后恣意歌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山侗昔日
- 公曰,秘即對也,甫一韻而寤,后三日成之,以識其異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(diào)歌頭 丙戌夏四月八日,夜夢有人以三元
- 堯舜之抗行兮,了冥冥而薄天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卒廱蔽此浮云,下暗漠而無光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域中哀怨廣場開,屈來而還第二回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
- 覺利名之不昧,知貧賤而勿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兩生禮樂留侯箸,此事而翁卻自知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漢高帝八首
- 詩書禮樂敢忘欽,自是而翁力不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漢高帝八首
- 瓦器山陵刑措時(shí),釋之而后固無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釋之三首
- 此心未決應(yīng)須決,決了而今更問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大疑
- 未了之人聽一言,只這而今誰動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