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9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攜酒依場圃,班荊共老農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同襄陽阮舉人游楚山田家遇雨
- 天高不見青鳥下,樹老仍有玄猿呼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方壺云山爛熳圖同胡士恭博士題
- 斯文自可同三代,諸老猶能語二京。 -- 出自明·孫華·鳳山懷古(三首)
- 長途旅客思歸計,向老筋骸憶少年。 -- 出自明·蓀谷·渡清川江
- 今上初出閣,庶事元老總。 -- 出自明·屠滽·解嘲詩(并序)
- 五陵冠佩追趨日,野老如持漢節偏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海上歲朝作
- ”媼方致詞再三嘆:“夫老病臥盲雙目,朝暮死生未可卜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賣兒行
- 江南五月麥初黃,野老殷勤進上方。 -- 出自明·王士騏·上張燈后苑以麥燈居中吾州所產也
- 生事緣儒誤,傷心近老貧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陳叟
- 蹉跎歲年深,顏面俱老丑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五月余還至渭南適克正博士為丞于茲賦詩道舊
- 鳳樓翼翼開天居,故老相傳百載余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鳳樓行(以下晉陵集)
- 耽閑會遣形骸累,向老全將世味疏。 -- 出自·王中·初夏寄興
- 一一謝親知,無狀恕老拙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兩浙寄子栗家書
- 子去固欣然,孰與箴老繆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楊君謙
- 秣陵春色厭驅馳,投老吳門白發垂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悼沈癯樵畫史
- 高岡磈硊勢欲墮,此老前身黃石公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謝孔昭臨黃大癡畫
- 世間神品吾所遇,沈老舊藏高克明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許道寧秋山暮靄圖
- 小雨披群竹,清霜勁老松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對客
- 猶有相關事,溪頭值老漁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留贈老僧
- 為儒已入他州籍,垂老頻收故國書。 -- 出自明·吳志淳·春日遣懷(二首)
- 往迷來悟心方樂,投老尋閑愿不違。 -- 出自明·朽庵林公·樂歸田園十詠(錄五首)
- 明旦車塵下,應看父老迎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送張明府
- 春明草色迷牛首,秋老槐花上馬蹄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送商孟和應試留都
- 濟時已負廷三策,算老俄驚杖一鄉。 -- 出自明·許穀·雜興次羅贊善韻四首
- 陰草澗芳潔,古苔石老蒼。 -- 出自明·許繼·重過潘氏隱居
- 幾年不見漁樵業,垂老仍聞鼓角聲。 -- 出自明·楊巍·答任柏溪韻
- 碑欹有字腰垂斷,樹老無枝腹半空。 -- 出自明·楊文卿·過郭林宗墓
- 幾家喬木詢無恙,諸老流風愧不才。 -- 出自明·葉砥·送鄉友王俊杰南歸(四首)
- 風云獨護興王地,父老爭傳擊筑歌。 -- 出自明·葉向高·歌風臺
- 王孫何處尋芳草,野老多情踏舊苔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春興
- 天空水月三千頃,春老鶯花十二橋。 -- 出自明·玉芝和尚·游西湖和錢學士韻
- 東風催下清明雨,鶯老花殘又一春。 -- 出自明·袁宗·清明日偶成
- 腐儒誤國由房琯,野老吞聲恨賀蘭。 -- 出自明·張可大·書邊事四首
- 茫茫天地間,我輩皆老禿。 -- 出自明·趙南星·王海峰至
- 罷官卜宅思栽柳,垂老將身學賣漿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贈林純卿
- 巳公巖畔水粼粼,樹老云荒記往因。 -- 出自明·周楷·宿巳公巖
- 桑枝折盡猶解抽,人老豈有重青頭。 -- 出自明·周是修·商婦怨
- 城頭鳥鵲無數叫,父老對之愁斷腸。 -- 出自明·朱長春·歲事歌二首
- 城中萬戶閉不出,一老臨河獨嘆息。 -- 出自明·朱長春·木介行
- 宜人景物隨時好,垂老風情得自娛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偶成(二首)
- 新蒲細柳年年綠,野老吞聲哭未休。 -- 出自明·朱允炆·遜國后賦詩
- 方外尊吾友,龍門得老琦。 -- 出自明·邾經·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
- 莫驚鷗鷺,四橋盡是,老子經行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青玉案·三年枕上吳中路
- 頹垣破礎沒柴荊,故老猶言短李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望亭
- 仙人一去五十年,花老室空誰作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(石曼卿也)舊游
- 已買白鶴峰,規作終老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(有引)
- 少亦苦,老亦苦,少苦老苦兩如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陽白發人-愍怨曠也
- 共閑作伴無如鶴,與老相宜只有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西亭偶詠
- 洛郊無俎豆,弊廄慚老馬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之一
- 忠欲事明主,孝思侍老親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