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身隨白日看將老,心與青云自有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望少華三首
- 夕陽閑淡秋光老,離思滿蘅皋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少年游·參差煙樹灞陵橋
- 水風(fēng)輕,蘋花漸老,月露冷、梧葉飄黃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蝴蝶·望處雨收云斷
- 暮云過了,秋光老盡,故人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訴衷情近·雨晴氣爽
- 椒焚桂折佳人老,獨托幽巖展素心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送O.E.君攜蘭歸國
- 熟杏暖香梨葉老,草梢竹柵鎖池痕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園
- 試問誰家子,乃老能佩刀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蓮枝未長秦蘅老,走馬馱金斸春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牡丹種曲
- 垂簾幾度青春老,堪鎖千年白日長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三月過行宮
- 官不來,官庭秋,老桐錯干青龍愁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官不來(題皇甫湜先輩廳)
- 白下門東春已老,莫鳴楊柳可藏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暮春
- 悠遠山川嗟我老,急難兄弟想君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沖卿二首
- 今日隱侯孫亦老,偶尋陳跡到煙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道原過西莊遂游寶乘
- 相看更促膝,人老自多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沈坦之將歸溧陽值雨留吾廬久之三首
- 百金買酒地,野老今行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數(shù)千松倚西山老,七百僧悲去路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山居雜言
- 吟盡物華愁筆老,醉消春色愛醅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丁年
- 移栽不得根欲老,回首上林顏色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獨山梅花
- 并轡趁朝今已老,連墻得屋喜如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相公東府偶成
- 汲泉養(yǎng)之花不老,花底幽人自衰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法云
- 舊游筆墨苔今老,浪走塵沙鬢已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
- 因?qū)づf政詢遺老,為作新詩變俚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崔左藏之廣東
- 亦見桐鄉(xiāng)諸父老,為傳衰颯病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遜師歸舒州
- 君豪才有余,我老憊先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董伯懿歸吉州
- 金鈿一一花總老,翠被重重山更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過法云寺
- 未信逸身今以老,且當(dāng)憂國每如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江寧彭給事赴闕
- 龍車不可望,投老涕沾衣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永昭陵
- 蘇州司業(yè)詩名老,樂府皆言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張司業(yè)詩
- 東南一百年,寡老無殘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御史汴渠
- 歸見江東諸父老,為言飛鳥會知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僧無惑歸鄱陽
- 應(yīng)知渭水車中老,自是君王著意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釣者
- 欲見五芝莖葉老,尚攀三鶴羽翰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登中茅公
- 白日屢移催我老,清風(fēng)一至使人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墻西樹
- 地偏綠底綠,人老為誰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蒲葉
- 南去北來人自老,桃花依舊笑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張明甫
- 先賢杳不接,故老猶可訪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九月九日登龍山
- 更愁征戍客,鬢老邊城塵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至閑似隱逸,過老不悲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樂天洛城春齊梁體八韻
- 舊聞南方多長老,次第來入荊門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
- 功成名遂會歸老,請向東山為近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將赴汝州,途出浚下,留辭李相公
- 石渠甘對圖書老,關(guān)外楊公安穩(wěn)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
- 耦耕若便遺身老,黃發(fā)相看萬事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重答柳柳州
- 買笑樹邊花已老,畫眉窗下月猶殘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懷妓
- 周南留滯商山老,星象如今屬少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濱病臥,戶部李侍郎見惠藥物,謔以文星之
- 平生恒自負(fù),垂老此安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佐郡思舊游
- 三月灞陵春已老,故人相逢耐醉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喜韓樽相過
- 薛侯故鄉(xiāng)處,五老峰西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薛弁歸河?xùn)|
- 白發(fā)主人年未老,清時賢相望偏優(yōu)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浣溪沙
- 長安城里人先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暖日遲遲花裊裊
- 渚蓮尚拆庭梧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七月新秋風(fēng)露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