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5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人逐年華老,寒隨雨意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立冬夜舟中作
- 直須具眼老香山,來為平章作新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煙江疊嶂
- 習氣不解老,壯心故嵯峨;忽與鄉曲齒,方驚年許多!有眼不自見,尚謂朱顏酡;今朝鏡中逢,憔悴如枯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春日覽鏡有感
- 我言平生老行李,蓐食趁程中夜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甲辰除夜吟
- 今代魁梧老,終身寂寞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少卿直閣鄭公挽歌詞
- 傾城迎國老,即日走天驕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太師陳文恭公挽詞
- 團欒話里老龐衰,一妹仍從海浦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喜周妹自四明到
- 鏡里全成老,尊前略似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丙午新年六十一歲,俗謂之元命,作詩自貺
- 神鼉悲鳴老龍怨,水為翻瀾云為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神弦
- 煙光還自老,綠鏡人空好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菩薩蠻·鸞啼似作留春語
- 侯今未全老,每據伏波鞍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懷隱堂
- 年少平戎老學仙,表求骸骨乞生全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唐大夫罷節歸山
- 嫁時明鏡老猶在,黃金鏤畫雙鳳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老婦嘆鏡
- 我家家西老棠樹,須晴即晴雨即雨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神樹詞
- 自期此可老,結社于其鄉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祭退之
- 別離應易老,萬里兩凄凄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琴曲歌辭·別鶴
- 別離應易老,萬里雨凄凄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別鶴
- 早蟬庭筍老,新雨徑莎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酬孫洛陽
- 塞鄉人易老,莫住近蕃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安西將
- 去去人應老,年年草自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思遠人
- 蠹節莓苔老,燒痕霹靂新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古樹
- 獨向雙峰老,松門閉兩崖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山中贈日南僧
- 知君住應老,須記別鄉年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流人
- 梧桐相待老,鴛鴦會雙死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列女操
- 唯應待詩老,日日殷勤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看花
- 一別一回老,志士白發早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怨別
- 志士不得老,多為直氣傷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哭李觀
- 卑靜身后老,高動物先摧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大隱坊·趙記室俶在職無事
- 自悲風雅老,恐被巴竹嗔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自惜
- 日短覺易老,夜長知至寒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商州客舍
- 庭顧婆娑老,邦傳蔽芾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和趙給事使君,留贈李婺州舍人,兼謝舍人
- 懶任垂竿老,狂因釀黍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見贈
- 酒香開甕老,湖色對門寒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鄔三湖上書齋
- 楚客移家老,秦人訪舊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蔣侍御入秦
- 誰家過楚老,何處戀江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姚八之句容舊任,便歸江南
- 白日俱終老,清風獨至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,因寄幕府諸公
- 宦游成楚老,鄉思逐秦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鄭司直歸上都
- 支公身欲老,長在沃洲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普門上人
- 咨嗟日復老,錯莫身如寄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出還
- 一年一年老去,明日后日花開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曲歌辭·三臺二首
- 零落逢故老,寂寥悲草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過扶風精舍舊居,簡朝宗、巨川兄弟
- 襆被蹉跎老江國,情人邂逅此相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倉部蕭員外院長存
- 但覺年年老,半是此中催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詠夜
- 嗟予淮海老,送子關河遙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中弟(一作送崔肅懿)
- 風雪重門老楚囚,夢回長夜意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世上兒孫老,有人猶看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
- 商山弈棋老,赤壁洞簫賓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病愈簡劉小村
- 雁過江山老,蛩吟草樹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曉起
- 可惜菖蒲老,風煙滿故園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端午初度
- 故國丹心老,中原白發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見艾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