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3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涯南老屋頗宜夏,草窗瓦枕松風涼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
- 正如老馬倦行路,忽有鵓姑啼晚晴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重宿芳草渡
- 蒼髯老翁百夫勇,蹶張強弩金仆姑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射虎行贈張生
- 雨鞭老迸蒼龍骨,霜節寒封古蘚痕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老竹
- 潭底老龍眠屋影,雨余雌霓跨簾鉤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上藍寺吸江樓
- 槎牙老樹身,相依以為命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東坡蔗滓窠石
- 不歸老子茶腸里,知墮誰家醬瓿邊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樓中故書連被兵盡亡去
- 泓然老硯池,照我發縞縞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素庵壁間六首
- 蘄川老竹未為奇,橫截涼州黑玉枝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史氏鐵笛
- 惆悵老身空有淚,玉亭無路薦寒泉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文節謝公挽歌
- 花溪老子昔喜花,紅云紫霞香滿家。 -- 出自宋·敖邁·臨溪樓
- 才及老莊忘楚越,忽聞世事奮髭髯。 -- 出自清·紀映鐘·茅慎言暑中過訪
- 空庭老樹無人見,獨背春風自著花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雜感
- 殘書老病猶遮眼,故錦塵埃不啟封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夜聞風雨
- 白發老僧安住處,青衫司馬愛閒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東林寺
- 長髯老奴挈榼隨,白纻皎皎山人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和部使者騎牛歌
- 楚國老臣千古意,廬江賢守一家心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和知郡王職方韻同前
- 千尺老松當大道,一條飛瀑落中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開先寺
- 子猷老去心嘗在,終擬為鄰作醉翁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題碧蘚亭
- 白發老禪應有道,等閑隨客達前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贈華巖院玉真上人
- 城陰老蛙正逸樂,聲如轉軸相鳴呼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蔡州三首
- 乃知老謀與壯事,心膽殊異難兼全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泊趙屯
- 一官老南北,十年棄樵漁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憶九江呈李端叔
- 山中老翁迎我笑,借問久矣來何遲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入關山
- 身邊老伴悲寒影,腳后衰年怯夜冰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悼內
- 睢陽老人營丘徒,意匠妙絕絕代無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朱澤民山水
- 東船老漁罱魚立,手擘罱竿雙腳赤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錢舜舉漁樂圖(成化甲辰)
- 列生老子宮,與邑作奇觀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七星檜
- 煙蘿老木瓜。 -- 出自·蔣國祥·木瓜洞
- 天生老骨不知疲,眼看松石步登陟。 -- 出自清·湯復·黃山歌
- 石田老人非畫師,胸中丘壑天所私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沈啟南畫障為張通守題(啟南自題楚詞一
- 百年老友不復見,舊雨故人空一來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吊劉竹東后賦此
- 竹鶴老人名畫手,半幅生綃大于斗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
- 我聞老叟言,垂涕者良久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涿州道中錄野人語(良鄉役夫)
- 其八:老子說大患,患在吾有身。 -- 出自當代·啟功·蓬萊旅舍作
- 今日老歸茅屋下,要啼啼到日頭西。 -- 出自清·宗誼·喻子規
- 潘郎老去情絲減,誰與重栽一縣花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秋興,四疊前韻
- 白發老臣憂世道,艱危未必是呼韓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投贈太保蹇令公六首
- 東鄰老翁富鉅萬,每日關門常獨飯。 -- 出自宋·蔡必薦·寓意漫成
- 燭龍老死夜深黝,伯強拍手滿地走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夜雨狂歌答沈二
- 于今老病干戈日,恨不逢君盡一壺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寄沈尹默絕句四首
- 二姊老故鄉,死已逾廿年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挽大姊
- 金閨老奴污吾足,更欲坐濯清溪流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李白觀瀑圖
- 吐蕃老帥西南來,虎頭不掛三珠牌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伍拏罕元帥斬新李行
- 槎牙老樹響天風,寂歷幽篁泣露叢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趙集賢枯木竹石
- 獨持老瓦出門去,冬青樹邊書憤詞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抱遺老人玉帶生歌(有序)
- 抱遺老人生計拙,愛把文章寫忠烈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抱遺老人玉帶生歌(有序)
- 云中老樹冷蕭蕭,溪上僧歸倚畫橈。 -- 出自宋·蔡清臣·廣惠寺
- 吾詩老澀邀使前,政坐可口收艱俎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文潛初伏大雨戲呈無咎
- 試酌老翁井,尚余書傳香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