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3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杜郎老去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掃花游/掃地游
- 天外老蟾高掛,皎皎寒光照水,金璧共沈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水調歌頭·斜陽明薄暮
- 椿難老,年年今日,論報祝長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庭芳·蔡水西來
- 堂上老詩翁,客至勞相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卜算子·堂下水浮天
- 誰似老僧閒有味,清風一榻面佳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四首
- 吾今老去心如水,銷得詩人與證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梅花和黃覺民四首
- 嗟予老踏浮光路,陟岵懷親眼欲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浮光丘家山寺
- 為憐老拙有舊分,俾預勝賞沾清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梅花詩
- 顧予老拙辭源澀,空想東坡萬斛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張元禮水仙花二首
- 嗟予老且倦,齒豁仍頭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魯如晦需堂
- 來就老僧同曝背,不妨危坐默無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市接待院壁
- 蒼松老不死,天矯如龍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龍門呈心老
- 嗟予老病百事懶,誰能強勉追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秋懷
- 小人老矣病且衰,目光近在牛背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沈交韓王覺民韻
- 山僧老夫子,養蠶如養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菩提院
- 天童老人笑垂手,應問師來欲何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道覺游天童山
- 歸歟老居士,蹤跡繼浮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老杜江上
- 伊池老人已仙去,千載東坡與西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定慧院海棠追和東超呈虞季然陳德夫
- 顧我老無能,分甘口掛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彥嘉能守當今之后偉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獲
- 慶源老人骨已朽,愛民似子當今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李廷吉知縣
- 愁將老眼到花梢,獨自傷春嘆絕交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絕句四首
- 人自老,兔長生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訴衷情·曉來猶自雨冥冥
- 去去老滄洲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木蘭花慢·□中原望眼
- 如今老去尚多情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定風波·上苑秾芳初雨晴
- 誰似老子癡頑,胡床欹坐,自引壺觴醉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念奴嬌·寒綃素壁
- 煙波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漁家傲·釣笠披云青障繞
- 安養老成,十年蕭散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感皇恩·綠發照魁星
- 惜花老去情猶著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醉落魄/一斛珠
- 煙波老,誰能惹得閑煩惱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漁家傲 題玄真子圖
- 公如老萊,衣袞裳繡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紫巖九章章八句上壽張丞相
- 洛濱老人星見,□少室、云霧開祥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十月桃
- 何知老賓客,擁篲掃新阡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挽少師相國李公
- 煩將老眼銀河淚,共灑西風絮酒濃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哭鄒德久二首用前韻
- 來陪老禪伯,杖履同躋攀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同黃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訪鼓山珪公
- 殷勤老居士,更為寶峰留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叔易自三歸吳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
- 玉局老仙天下人,平生愛與石傳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跋東坡木
- 江鄉老少知此名,鄭{左木右希布換右}瑒半無正字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玉蕊花
- 杜郎老矣,想舊事、花須能說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瑤花慢·朱鈿寶玦
- 人自老,景如舊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乳燕飛/賀新郎
- 宮柳老青蛾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糖多令/唐多令
- 相如老去,賦筆吟箋閑卻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大?
- 不堪老去,依舊臨水照衰容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水調歌頭·落日在煙樹
- 勾引老情偏醉,錦薰籠暖春酣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清平樂·團欒小樹
- 自恨老來腸肚,誚不堪摧折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好事近·簾外一聲歌
- 云蹤老去渾無定,飄泊寒空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采桑子·云蹤老去渾無定
- 趁取老來猶健,登臨莫放杯空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朝中措·西湖煙盡水溶溶
- 松不老,山長久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千秋歲·小春時候
- 人不老,長日在蓬壺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小重山·碧玉山圍十里湖
- 況此老、斜川不遠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賀新郎·白首歸何晚
- 流年老盡,漫銀蟾、冷浸香醪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漢宮春·秋意還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