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點檢交親只解少,存亡悲感老情濃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前韻哭德久
- 曹成馬友互屠滅,偶爾不殺老比丘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從渠造物小兒戲,不礙維摩老子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病中示彭德器
- 此去騰驤吐虹氣,何由來伴老夫閑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晁伯南歸金谿
- 是香山行處,蘇仙座上,春不老,人依舊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水龍吟·兩山空翠煙霏
- 嘆江潭冷落,依依舊恨,人空老、柳如許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水龍吟·舞紅輕帶愁飛
- 月自於人無意,人被月明催老,今古共悠悠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水調歌頭 癸卯八月十七日,逆旅平陽,夜聞
- 傳郵擾擾無虛日,吏俗區區老卻人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月夜泛舟
- 望東林,小徑斜通,夢約香山老。 -- 出自元·錢霖·鎖窗寒 題玉山草堂
- 西邊有鳥其名為休留,復有老狐九尾而九頭,扇妖作怪呼匹儔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奉使歌,美答理麻氏也
- 扇底龍魚吹日影,鏡中鶯燕老年華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
- 天上莨常宮又成,文章只數老玄卿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淺髖大脰方爭涂,忍使驪龍老垂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背立驪
- 長絳掣去饑鷹飽,故道歸來老馬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贈王左丞(二首)
- 烏臺若見同袍李,為說揚雄老賦騷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貢侍郎和糴還朝兼柬李治書同年(二首)
- 穩坐御床無一語,但稱難得老尚書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弘治宮詞六首
- 先王信有神明策,此日能無老大臣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吳江舟中賦得秋懷(四首)
- 我亦曾經放鷂嬉,今來不道老如斯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郭恕先為富人子作風鳶圖償平生酒肉之餉富人
- 半生作計在魚邊,才得河堤老婦憐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淮陰侯祠
- 棲霞有約不得行,孤負千峰老鴉頸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雪中騎驢訪某道人于觀追憶曩日棲霞之約
- 況是香爐峰百疊,屏風圍五老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抵南康望廬山
- 戲與山妻談故事,試吟斷送老頭皮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赴戍登程,口占示家人
- 兩表涕零前出塞,一官安樂老稱藩。 -- 出自清·舒位·臥龍岡作
- 從此倚門休望斷,交親喜換老萊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朱侍御自洛陽歸閬州寧覲
- 島僧留宿慰衰顏,舊住何妨老未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宿江寺
- 近聞南國升南省,應笑無機老病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倪署郎中
- 長憶舊山青壁里,繞庵閑伴老僧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看云
- 別來多少新吟也,不寄南宗老比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江夏仁公
- 持來未入塵埃路,乞與應憐老病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道友拄杖
- 應記前秋會吟處,五更猶在老松根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光上人
- 忽遇文殊開慧眼,他年應記老師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圣
- 月冷榆關過雁行,將軍寒笛老思鄉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塞下三首
- 嘗遭火發瞿云宅,爭得天如老氏弓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酬泗州韋中丞埇上日寄贈兼次本韻
- 幸是羽毛無取處,一生安穩老菰蒲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池上雙鳧二首
- 邑犬他皇驚越俗,崖松偃亞老秦官,衰顏不作安仁栗,一任斜吹上鬢端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次胡則大賦雪韻
- 風波滾滾驚人事,文字孳孳老歲華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東樓
- 公期異日還伊水,我合窮年老石渠,早晚相從掛雙紱,午橋春雨看園蔬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又依韻和吳樞密上史館王相公西府偶成
- 山中舊是神仙宅,冉冉流光老物華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道院
- 應同羅漢無名欲,故作馮唐老歲年。 -- 出自唐·苑咸·酬王維
- 錦字相催鳥急飛,郎君暫脫老萊衣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鄭正則漢陽迎婦
- 稚子唯能覓梨栗,逸妻相共老煙霞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山中奉寄錢起員外兼簡苗發員外
- 今日更須詢哲匠,不應休去老巖扃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書情獻相公
- 常欲激昂論上策,不應憔悴老明時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送房元直赴北京
- 明鏡不須生白發,風沙自解老紅顏。 -- 出自唐·王烈·塞上曲二首
- 窮通系命不由才,富貴偏宜老后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和汪正夫梅
- 天上謫仙如見憶,可能騎取老鯨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試院中懷公達
- 饑鳳羽毛寒不鎩,臥龍頭角老方高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關彥長
- 黃花若解憐多病,白發應嗟老去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作
- 荒郊壞宇大者臥榛莽,小者老祠佛廟往往龕屋壁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
- 顧我何能知馬政,江村祗合老漁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甲寅仲冬祠馬步宿齋宮乙卯仲春十七日復因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