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5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諸峰皆青翠,秦嶺獨(dú)不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,歸高冠東潭石
- 托腮無語翠眉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浣溪沙
- 見羞容斂翠,嫩臉勻紅,素腰裊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醉蓬萊·見羞容斂翠
- 但見丹霞翠壁遠(yuǎn)近映樓閣,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廬山高歌
- 但見丹霞翠壁遠(yuǎn)近映樓閣,晨鍾暮鼓杳靄羅幡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
- 因倚蘭臺翠云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惜芳時/思?xì)w樂
- 鳥語弄蒼翠,魚游翫清澄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竹間亭
- 暮云點(diǎn)新翠,孤煙起朝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徐生假山
- 霜縞同心翠黛連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浣溪沙
- 畫舸難停,翠幃輕別兩依依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望海潮·奴如飛絮
- 宮腰裊裊翠鬟松,夜堂深處逢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阮郎歸·宮腰裊裊翠鬟松
- 水荇重深翠,煙山疊亂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德清道中還寄子瞻
- 疑山看積翠,湞水想澄灣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,因以見示
- 揚(yáng)朱華而翠葉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桂之樹行
- 齊舉金爵翠盤手形羅袖良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妾薄命行
- 掩銀屏,垂翠箔,度春宵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酒泉子·花映柳條
- 毛羽斂愁翠,黛嬌攢艷春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詠嚬
- 瑤簪遺翡翠,霜仗駐驊騮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過華清宮二十二韻
- 寶題斜翡翠,天井倒芙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長安寺
- 曲瓊垂翡翠,斜月到罘罳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詠寒宵
- 鑿開奇勝翠微間,車騎笙歌暮未還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石子澗二首
- 杉篁涵晚翠,蘭茝薦時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題許州錢相公信美亭
- 斂盡雙蛾翠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點(diǎn)絳唇·露下風(fēng)高
- 臉霞輕,眉翠重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喜遷鶯·曙河低
- 蕣華濃,山翠淺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更漏子·蕣華濃
- 清歌一曲翠眉嚬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望仙門·玉池波浪碧如鱗
- 歌屏朝掩翠,妝鏡晚窺紅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臨高臺
- 約嶺煙深翠,分旗霞散紅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秋暮言志
- 細(xì)葉凋輕翠,圓花飛碎黃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得殘菊
- 昔去蘭縈翠,今來桂染芳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宴中山
- 煙峰高下翠,日浪淺深明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春日登陜州城樓,俯眺厚野回丹,碧綴煙霞,
- 還將眉里翠,來就鏡中舒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得臨池柳
- 露涵兩鮮翠,風(fēng)蕩相磨倚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
- 懸長巧紐翠,--韓愈象曲善攢珩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(lián)句
- 買養(yǎng)馴孔翠,--孟郊遠(yuǎn)苞樹蕉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(lián)句
- 秋帳燈花翠,倡樓粉色紅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相和歌辭·棹歌行
- 柳寒凋密翠,棠晚落疏紅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在兗州餞宋五之問
- 草帶銷寒翠,花枝發(fā)夜紅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初秋于竇六郎宅宴
- 秋帳燈華翠,倡樓粉色紅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棹歌行
- 老檜如憧翠接連,山茶作塔綠縈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寒食雨中,同舍約游天竺,得十六絕句呈陸務(wù)
- 偶見千峰翠,偏令兩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羅巨濟(jì)山居十詠
- 草藉輪蹄翠織成,花圍巷陌錦韙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三月三日上忠襄墳,因之行散,得十絕句
- 旁將山染翠,仰為天寫綠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清遠(yuǎn)峽四首
- 閣在青圍翠繞中,何時我輩略搘筇?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劉元朋環(huán)翠閣二首
- 苦階滴雨翠方濃,須把寒珠濺鹿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清明雨寒八首
- 行腳宜晴翠,看云恐夕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文遠(yuǎn)叔行春
- 近岫遙峰翠作圍,平田小港碧行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南蕩三首
- 頭高尾下翠毿毿,卻恐相傅是妄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金雞石在玉山東二首
- 茂林修竹翠光中,那得披蘘一老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留題筠庵以茅蓋,層出如蘘衣然
- 大風(fēng)吹起翠瑤山,近岸還成白雪團(tuán)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海岸七里沙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