羹在第4個字的詩句
羹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味減轑羹釜,心疑照弩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小疾
- 享我太羹饌,枯腸飫晨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謝姜自明秀才示卷詩
- 說與調羹吹律事,老農那信腐儒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路傍有因梅竹以編籬者
- 天上和羹事,巢由不忍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屏風墨梅二首
- 若論調羹事,還他一日長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馮叔炎梅桂二首
- 近郭魚羹飯,招呼作晚餐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杉樹牌晚憩
- 不羨魚羹飯,寧甘苜蓿香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梅江送林中洲歸
- 洛社菜羹時不禁,雪堂斗酒夜宜良。 -- 出自宋·曹涇·次胡濟鼎同年三律
- 一杯莼羹入歸夢,歲晚僅飽松江鱸。 -- 出自宋·陳掞·題稙庵
- 公事如羹沸,歸心似酒濃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代餞轉運判官趙帑轄
- 竹璃菜羹人得知,此中有士定不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鄭無貳和予雜言有緣督之句用韻謝之
- 有菜可羹花可賞,未妨日日酒頻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酉元日
- 他日調羹憑傅鼎,此時漉酒借陶巾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
- 盂飯杯羹飽捫腹,鬢邁歲事又從新。 -- 出自宋·潘從大·謝人惠魚米
- 鹽豉調羹金液膩,橙齋薦鱠玉絲肥。 -- 出自宋·邵迎·句
- 玄酒大羹存至味,子虛亡是謾相酬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次韻答李孟達通判索鄙詩
- 煮野菜羹,唱邨田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洋銅汗羹,熱鐵丸飯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接待
- 梅有和羹實,龍無為雨心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句
- 是則調羹消息早,不妨留伴月鉤垂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和浙東童倉使建昌家圃梅花玉雪亭詩三首
- 止渴調羹歸妙手,誰知一片歲寒心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題趙葵墨梅
- 味入和羹來傅野,聲隨邊角動漁陽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簽判郡圃早梅
- 縱被莼羹當羊酪,未諳艫舫憶驪騧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憶雍都一首
- 糲飯藜羹而辦得,吾衰此外更何求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先塋之左得生壙喜而示兒
- 國為和羹思是晏,士因止渴憶興周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贈青陽士友
- 與言分羹,實忝前聞。 -- 出自宋·吳粟·皇太后回鑾頌
- 他日和羹何所賴,紛紛行見滿前塵。 -- 出自宋·吳頤·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
- 赤飯黃羹須婦馌,往來莫憚走東阡。 -- 出自宋·熊克·勸農十首
- 得備和羹用,寧不出伊皋。 -- 出自宋·楊大光·梅林分韻得陶字
- 莫道藜羹滋味薄,要知瓜祭必齊如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園蔬六首
- 肯為莼羹下犀箸,聊憑催促好詩來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久不見竹堂篇輒以湘窣索之兩詩繼至因用其韻
- 忽動調羹機,黏枝花力軟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梅花十詠·欲謝
- 莫說和羹事,和羹事猶未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古端飲問梅亭作
- 當日和羹人不見,竹風疑是讀書音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馭·可賦庵
- 胡為和羹,有錡維金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祭九鼎十二首
- 玄酒太羹,子獨先嘗。 -- 出自宋·鄭裕·一經堂
- 香芹煮羹飯有稻,木綿紡絲衣有裳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銅梁縣
- 風雨魚羹飯,煙霞鶴氅衣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送景德輝教授歸越中(誤刻宋學士)
- 薄祿藜羹堪養(yǎng)老,閑身竹素最鐘情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移居(二首)
- 莫倚調羹全待汝,世間還有皺眉人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梅子
- 鹽豉作羹炊玉粒,先生飽飯?zhí)匀眨查郧嘈胸擉拧? -- 出自明·史遷·菌子詩追和楊廷秀韻
- 莼菜可羹鱸可鲙,聽漁舟、晚唱清溪曲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賀新郎·繡口瑯玕腹
- 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 -- 出自隋··封泰山樂章·雍和
- 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雍和二章
- 入鼎調羹,攀林止渴,功業(yè)還依舊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永遇樂·風褪柔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