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3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暗香簪未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臺城路·晨紅才射南窗影
- 蓬瀛簪笏舊聯行,紫極差池降寵章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
- 時康簪笏冗,世梗忠良議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周太史)
- 誤縛簪纓遭世故,空有當時胸臆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念奴嬌·暮云四卷
- 方看簪獬豸,俄嘆縶騊駼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
- 安用簪進賢,少微斯可必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星名詩
- 去年簪進賢,贊導法宮前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省中春晚忽憶江南舊居戲書所懷因寄兩浙親故
- 近來簪珥重,無可上高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黃金二首
- 誰知簪紱貴,能問幽憂疾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臥病,李員外題扉而去
- 地滿簪裾影,花添蘭麝香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
- 一床簪笏人間盛,沉檀影里,笙歌沸處,齊捧瑤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靈椿/攤破南鄉子
- 艷花簪舞髻,弱藻罥垂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
- 三千簪裾,俯循儒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大筆吟
- 未信簪裳妨小隱,蚤時雷雨起深蟠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文潛尉福昌時壁間清暑亭詩
- 猶遺簪□舊,血慟北風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少保王平章二首
- 梅花簪燭行呼野,竹葉裝巾醉舞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黃長孺元夕韻
- 未盍簪時勞夢寐,一傾蓋后見生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魏倅萬初
- 許昂簪笑傲,行歌立舞,縈心事,無纖芥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水龍吟·萬塵諸累重重
- 上元簪珥玲瓏玉,卻曳青霞霜女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
- 脫遺簪笏玩杖屨,招揖魚鳥營池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蘇公武昌西山
- 忽憶簪史筆,早趨辟蒼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宣城至日謁天慶觀行香呈郡僚
- 世德簪纓貴,家風孝友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張夫人挽詞
- 晏起簪葛巾,閑吟倚藜杖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高云客舍
- 卓鄭簪裾密作林,相如貧病強來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束丈
- 生無簪綬身寧屈,死有詩書志尚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朱昌叔見贈
- 廣庭簪紱立差肩,黼坐雍容第眾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錢公輔赴舉
- 王朝簪笏擁天扉,肯以經綸假布衣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聱隅先生黃曦
- 不愛簪裾陪盛列,終年深隱養天機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和趙監丞贈隱士
- 再世簪纓宜袞袞,一門蘭玉尚詵詵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王中奉漢老挽詞
- 破帽簪萸攜素手,長歌藉草慰寒香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浣溪沙
- 把菊簪萸,共說新篘美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蝶戀花·八九十翁嬉入市
- 曳冰簪霧帶,古色生春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國香
- 掛卻簪纓裹幅巾,清流繞舍斷紅塵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歸隱橋新成偶題三絕句書呈同志
- 擁玳簪珠履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醉花陰·一雙鶴繞蟠桃戲
- 笑多簪髻側,語小絲簧奏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千秋歲·寶香盈袖
- 人老簪花卻自然,花紅就不厭華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見三山翁插山茶花一朵二首
- 見說簪纓稱世襲,復是青氈還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百字謠/念奴嬌
- 鴛鷺簪裾上龍尾,蓬萊宮殿壓鰲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盧給事酬裴員外
- 繼此簪纓余,矜莊事雕鏤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紛綸簪組列,清越佩環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誰說簪纓累,名林得按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王員外遷崇教(崇教典僧官)
- 慷慨簪頻擊,吟哦手屢攜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資道
- 且亂簪破帽,旋呼鳴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昨日梢頭
- 常游簪帶春攜客,忽奪崑崙夜出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胡石璧帥廣西二首
- 不曾簪美珥,安有獻明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五言八首
- 坐令簪一枝,蛾眉淡初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水仙花
- 微臣簪筆近御床,親聞玉音義甚長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進讀三朝寶訓終篇賜宴賜賚謝恩詩
- 正好簪荷入侍,帕柑傳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天香·云母屏開
- 更喜簪裳嘉宴日,親逢干羽治平年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寒食樂詞
- 不將簪艾隔,知與道情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日陪顏使君真卿、皇甫曾西亭重會韻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