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筆閣珊瑚架,冠欺玳瑁簪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伏蒙侍郎見示蓬閣多余暇詩十首調高情逸無以
- 折得玫瑰花一朵,憑君簪向鳳凰釵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春詞
- 素壁題看遍,危冠醉不簪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閑興
- 一旦江山馳別夢,幾年簪紱共周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附池州薛郎中書因寄歙州張員外
- 曾經照玄鬢,未得卸朝簪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頵道人還西山
- 年華灼灼艷桃李,結發簪花配君子。 -- 出自唐·馮待征·虞姬怨
- 方予事巖壑,及此欲抽簪。 -- 出自唐·林琨·晚望(一作夕次華陰北亭)
- 蒼稂疏瘦,黃葵高潔,玉簪清麗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,偕王居仁仲武小
- 何日了官事,倒佩脫冠簪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水調歌頭 次權待制韻
- 瑣窗猶記,雙鵝細翦,一簪幽恨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戊午春詠杏花
- 布衣自有布衣語,不與簪紳朝士同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都下竹枝詞
- 素書猶在篋,白發忽盈簪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丙申歲書懷
- 此路煙霞催入洛,他年簪笏慶歸朝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吳侍郎答汝州諸官唱酬之作
- 浴殿封芝慚視草,史階簪筆玷成書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酬仲微以舍弟忝直螭階余近塵鳳署見慶之作
- 霜毛秋更短,持底受華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晏感懷寄吳侍郎
- 歘爾濫官牒,今焉旅華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雨夜秋興示仲氏子京
- 風餌雨紈香有思,帶羅簪玉凈無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嚴州建德道中
- 素羅襦下青羅帶,碧玉簪頭白玉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仙二首
- 安得同渠游,霓裾碧瑤簪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前有一尊酒行
- 祖帳城南門,藹藹萃華簪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傅守歸
- 爛醉茅檐紅杏家,折花簪發把兩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漁父四時曲·春
- 或示普陀大士形,或持簪柳垂寶瓔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九疑紫霞洞歌
- 有興梯蒼壁,無才詠玉簪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與李盤翁知縣登七星山吊石道士
- 吳山青插天,應同碧玉簪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靜江商宰書來且索鄙語要道其冰雪相看之意古
- 對此無心者,還應雪滿簪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一夜
- 竹砌水如璧,梧罔朋蓋簪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甥館五首
- 佳友難為別,何時重盍簪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周伯暘之余姚
- 況此近居里,而能盍朋簪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游寶掌山寺
- 醉聽畫樓思遠曲,艾枝簪滿碧巾紗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重午
- 舊游渾似夢,短發不勝簪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山陰秋懷
- 春雷迸狂籜,萬點群玉簪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閣下觀竹筍圖
- 顧無瘍可沐,發脫未勝簪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李仁甫除喪作詩問之
- 時能卜勝地,于此盍朋簪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幽園
- 雪窗莫忘辛勤日,省酒簪花曲水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安溪鹿鳴呈諸先輩
- 鶯花應笑我,華發已盈簪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次韻朱兵部上已錫宴
- 往者納千贄,終然遺一簪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簡范經歷
- 拭汗紕練帨,搔頭斷玉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耕道喜雨見懷兼呈趙賓旸
- 天恩年壽何分別,盡在簪花舞蹈中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天基節當筵致語中號
- 少待邊亭永清晏,卻歸簪筆侍龍墀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饒漕
- 史筵新發軔,儒館力抽簪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存齋牟端明挽詩
- 世路厭荊棘,翩然脫華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宋公圭宿云軒
- 重明得傳器,大業若遺簪。 -- 出自宋·韓彥質·高宗皇帝挽祠三首
- 回腕垂金釧,低鬟墮玉簪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采蓮曲(二首)
- 近坦東床腹,執禮不免簪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岑婿歸許昌
- 古書束高閣,兀然遺屨簪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謁隱士段庭
- 侍奴里村服,語客拋塵簪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竹齋題事
- 稽首識歸處,徑欲投佩簪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
- 侍奴裹村服,語客拋塵簪。 -- 出自宋·李埴·竹齋題事
- 釣螺江上一耕夫,誤掛簪裳計已疎。 -- 出自宋·林采·勸耕
- 再唱白頭吟,擊碎青玉簪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白頭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