竿在第4個字的詩句
竿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紅日三竿,醉頭扶起還怯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華胥引·川原澄映
- 獨入千竿里,緣巖踏石層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·竹巖
- 臺上漁竿不復持,卻令猿鳥向人悲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嚴陵釣臺,送李康成赴江東使
- 懶任垂竿老,狂因釀黍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見贈
- 犁牛釣竿不復見,縣人邑吏來相邀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留別鄭三、韋九兼洛下諸公
- 扶醉三竿日,題詩一研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聞善
- 手持一竿竹,分子長湖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將還江州子瞻相送至劉郎洑王生家飲別
- 滅沒檣竿度,飄搖鷺羽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七見江亭
- 誰令釣竿手,強復此持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秦觀見寄
- 七尺漁竿八十翁,釣絲輕裊荻花風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周子益年八十赴殿
- 野花橫竿攔鴨過,牧兒攜笛倚牛吹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鄭子壽野趣
- 嚴秋筋竿勁,虜陣精且強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出自薊北門行
- 漁父持竿不敢言,獵夫布弩空惆悵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蝦蟆山
- 千竿萬竿清影遠,百丈十丈意自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息齋雙竹圖
- 殘日雨竿荒戍遠,青山滿眼故園非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烏江東鄉往還馬上作二首之二
- 籊籊文竿裊,簁簁素鮪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賞花釣魚二首
- 斜日兩竿留碧□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蘇幕遮·柳飛綿
- 酒弄三竿日,詩成一枕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護國寺秋吟八首
- 清似垂竿釣楚江,酒兵已退睡魔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睡起
- 老竹數竿瀕碧澗,寒鴉幾點餞斜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山中
- 斫竹數竿容水過,倚松半日執經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劣隱
- 放棹投竿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一
- 風吹釣竿折,魚躍安能施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興
- 百尺旌竿沉黑云,邊笳落日不堪聞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張公子行
- 卻把漁竿尋小徑,閑梳鶴發對斜暉。 -- 出自唐·張志和·漁父
- 久絕釣竿歌,聊裁竹枝曲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僧院紫竹
- 夕捋爾竿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答盧諶詩
- 賢達垂竿小隱中,我來真作捕魚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空持一竿餌,有意漁鯨魚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制見寄因贈至一百四
- 一副綸竿一只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誰識飛竿巧藝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野艇一竿絲,朝朝狎清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武陵行
- 修竹千竿白家寺,昔年題處可能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學士
- 薄城萬竿竹{左女右便}娟,藤纜系橋青板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邵郎中姑蘇園亭
- 檻外百竿竹,新筍高過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月十日雨中飲
- 賴此數竿竹,與我為暖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直宿廣文舍下
- 沙觜檣竿上,淮水闊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古陽關/陽關引
- 徒倚兩竿竹,咍臺四仆肩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轎中坐睡
- 漸漸烏竿五兩輕,一帆秋色下江濱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傅子正宣義
- 曉色三竿日,離歌十里亭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將東歸留別楊宗禮十韻
- 斜日兩竿眠犢晚,春波一眼去鳧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凝祥三首
- 吏舍數竿竹,鑿池水粼粼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曾存之宜舍種竹
- 船頭旗竿船尾柂,南游江海北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汴上觀迎送有感
- 風折旗竿曲,沙埋樹杪平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塞下曲二首
- 高揭雞竿辟帝閽,祥風微暖瑞云屯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正元
- 嚴子持竿心寂歷,寥落荒籬遮舊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劉方平
- 卻把釣竿終不可,幾時入海得魚還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題釣臺障子
- 睡起三竿紅日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曲房青瑣
- 踏月影、竿旗穿市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寶鼎現 春月
- 安得長竿入吾手,翩然東海釣鰲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觀白鷺洲風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