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童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樹猶如此我何似,已愧斑白非兒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學士柏
- 九衢燈火迷西東,輕蓑瘦馬隨疲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早朝遇雨道中即事
- 宣州渾是上清宮,客有真人貌似童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贈毛仙翁
- 純白固知難諱老,大丹未必可還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
- 書生往往談性命,怵以禍福猶兒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龍眠十八尊者
- 青燈窗下研孤學,白首山中聚小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村校書
- 年少分陰且惜取,老夫不覺已頭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陳生投贈二首
- 一歲臨分驚老大,五更相守笑兒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壬戌歲除作明朝六十歲矣
- 旁觀詎敢當勍敵,俯拾無勞命短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投壺全中戲成
- 旌旆影前橫竹馬,詠歌聲里樂樵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淮信賀滕邁臺州
- 蕭騷風棘悲諸子,寂寞笙歌泣舞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同年劉辰告妻易氏挽詞
- 王父當年此治中,嗟予鬢角未成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趙粹彥璨寫予真求贊
- 別墅揮金延父老,近郊騎竹見兒童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并州王諫議
- 炊煙不動無桐甑,底處求僧與二童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操葉舟凌巨浪訪道祖
- 萬戶牲醪無水旱,四時歌舞走兒童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順濟廟
- 腐儒謬忝無雙裔,聲價遠慚吾祖童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汪端中陪府君游東湖
- 嗟予老病百事懶,誰能強勉追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秋懷
- 似說攀轅如昨日,可憐身老長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天予經過南巢邑人迎舊尹
- 抱病不容攀轡勒,送行那復遣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淮西轉運判官李彥恢還朝
- 天封地禪禮數絕,征兵三度謠嵩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太山篇
- 七月七日與天通,朱雀飛來化青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冶師行
- 卻應絕艷無仙骨,何事清香屬釣童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仙姑馬上回見野塘荷花盛開感成短篇
- 倚聽金鑾拜新渥,又煩竹馬走群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程帥高機宜四首
- 生前逆氣無宗國,身后馀殃有狡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赭圻
- 鐵甕倚聽新號令,銅蹄終舞舊兒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賀程帥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詩筒之意
- 凝神坐嘯隱萬松,粲粲玉齒猶顏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
- 一笑徐福扁舟,春風空老盡,當時童妾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念奴嬌·阿環家住閬風頂
- 尚及詹識諸父行,君方髫齔成孤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宣宗禹保寧事掌書記
- 向來鶯邊系金狨,歸乘款段頭已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再題行看子
- 不知何人剝啄扣我門,惠以小罌童稚驚相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旱久無水王伯容分惠桃源大谿泉將以長篇水至
- 拜捧雙壺急破封,蓬廬驚怪鬧兒童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太守送酒
- 政平訟理百廢舉,昔襦今袴喧兒童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莫子漳還朝
- 盡日喧喧不能息,誦書妨我課兒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
- 我亦頗懷歸去樂,田蠶處處逐兒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上元口號呈莫令三首
- 帝憑玉幾頷其奏,導以絳節雙青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
- 棠郊蔽芾公所憩,還有竹騎馳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東川節度歌
- 息臺山上最高峰,異事相傳管氏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題總持寺
- 接{上四下離}防倒著,拍手兒童恥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開慶元年二兒自白水之江陵間作數語送行且勸
- 此中佳趣無人會,牛背斜陽臥牧童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春吟四絕
- 便可高眠莫歸去,人間易得鬢成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茅山玉晨觀和壁間韻
- 當時枉駕先諸葛,底事浮江后阿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劉清叔檀溪韻
- 后來賢智知多少,未似當年牧馬童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閱道書
- 有客來從仕國中,多時竹馬鬧兒童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奉餞萬安贊府兄長之官
- 萬壽山藏不二中,九峰峰下善財童。 -- 出自宋·文及翁·和東坡韻二首
- 身滿華嚴法界中,香廚底事感天童。 -- 出自宋·文及翁·和東坡韻二首
- 當時分韻十五客,冠童亦有童非童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次韻郭梅邊湯孤松見寄
- 主人擇客又擇主,童蒙求我我求童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
- 春時聚社尋屠伯,晴晝科書授學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贈封禺山翁
- 小策盤旋草舍東,東西拾穗走兒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溪村晚步即事二首
- 還有癡愚求見面,欲期顏貌亟還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菖蒲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