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坐到更深都寂寂,雪花無數(shù)落窗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與智老天經(jīng)夜坐
- 掃葉煎茶摘葉書,心閑無夢夜窗虛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題山居
- 鷺頸鶯唇勝仙子,步虛聲細象窗深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便是舊時簾外月,卻來小檻低窗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臨江仙·莫恨那回容易別
- 薤簟自憑南郭幾,縠巾猶臥北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初秋屬疾
- 馬上哦詩沖暮雪,甭風(fēng)懷我北窗眠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沈千里玉山道中風(fēng)寄
- 莫把天香調(diào)行客,曉妝留與綠窗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陸子逸惠桃花戲贈
- 種柳已高丹檻外,栽花猶占綠窗前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再至凌風(fēng)亭
- 又何似、采桑八百,看蠶夜織小窗里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鶯啼序
- 口業(yè)未償詩有債,夜深燈大小窗虛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李漕
- 雪屋彈琴泛作聲,寂無人語紙窗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初入平低書院
- 借宅西頭對短檠,一燈相對紙窗橫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監(jiān)官借沈氏屋
- 記珠懸潤碧,飄飄秋影,曾印禪窗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修竹萬竿松影亂,山風(fēng)吹作滿窗云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道過贊善庵
- 涼吹易成團扇恨,夕陽偏結(jié)小窗愁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句
- 籬菊巖花俱秀發(fā),清氛不斷來窗戶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滿江紅·雁陣橫空
- 舊井遠通幽谷水,翠藤新長小窗陰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酬翁常之
- 花桉空空但滿塵,樂章起草遍窗身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到馬塍哭堯章
- 觸熱忘歸渾細事,笑人應(yīng)有北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代內(nèi)
- 殘雪初清月正明,茅檐自雨竹窗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雜興
- 政自為渠眠不熟,西風(fēng)吹葉打窗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即事十首
- 敗葉紛紛擁砌石,修竹珊珊掃窗紗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仙呂】點絳唇
- 支枕睡余人寂寂,一軒明月滿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散客強名邑大夫,琴堂余暇北窗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到義寧自夏至秋不得家書思親謀歸不遂
- 鐵臼秋鳴竹屋雨,瓦篝春掃桐窗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賣墨陶叟
- 我自黑甜深帳穩(wěn),不容形遁曉窗明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宿部觀銓法苦蚊
- 直待健兒歸洗甲,補還幾覺北窗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有感
- 野處經(jīng)時懶入關(guān),放教野蔓向窗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示和詩復(fù)課十首
- 白首書生無事業(yè),一生精力費窗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齋壁
- 老怕畫檐風(fēng)露冷,不如吹燭隔窗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
- 儒墨是非恁紙上,陰晴變態(tài)驗窗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八首
- 歷歷曉風(fēng)傳廟鼓,曈曈霽日上窗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食二首
- 楮樹婆娑覆小齋,更無日影午窗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楮樹
- 不知當(dāng)用幾錢買,羅列乃在君窗中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湖州張公濟仰高亭
- 披拂故令攜袖滿,橫斜便欲映窗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諸人見和返魂梅再次韻
- 香飛常入佛座上,葉落不到經(jīng)窗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流水青山一榻深,銅柯石榦半窗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讀書樓二首
- 弄影翻光顛倒轉(zhuǎn),微權(quán)只在隙窗間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東山塔影
- 新新故故自樓閣,下下高高各窗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雙林
- 巧笑聲搖六博盆,纖纖人在綠窗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至節(jié)出謁回二絕
- 郭里人家如掌上,檐前樹木映窗欞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
- 繞砌紫鱗欹枕釣,垂檐野果隔窗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北有茅齋湖西有松島輕棹往返頗諧素心因成
- 政化由來通上靈,豐年祥瑞滿窗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對雪寄新定馮使君二首
- 家在嚴(yán)陵釣渚旁,細漣嘉樹拂窗涼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盧使君歸東陽二首
- 山館吟馀山月斜,東風(fēng)搖曳拂窗華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春山山館旅懷
- 殘紅艷粉映簾中,戲蝶流鶯聚窗外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八詠應(yīng)制二首
- 花冠頻鼓墻頭翼,東方澹白連窗色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
- 玉露初零秋夜永,幽香直入小窗紗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寶瑟聲沈清夢覺,夜闌明月幽窗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臨江仙·琪樹鸞棲花露重
- 初挼玄縠出冰霜,小嚼清香泛窗幾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