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突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蓬萊突兀無遮護(hù),鐵壁銀山無入處。 -- 出自宋·釋卿·偈三首
- 妙嚴(yán)突出拄杖,三人證龜成鱉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歸宗突出拄杖頭,閑禪野鬼俱消滅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偈頌六十首
- 一峰突兀上虛空,石怪藤幽樹樹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賦獨(dú)山
- 忽然突出肆橫流,險(xiǎn)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當(dāng)機(jī)突出鴨吞螺,奈此懸崖峭壁何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蘇溪特護(hù)坐禪巖
- 忽然突出拄杖頭,拋對雪峰大張口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廟貌突兀寒灘頭,歲歲雞黍祠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粹老使君前被召約往它山謁善政侯祠既不果以
- 飛奔突入中原疆,一擊無有完堤防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公無渡河·公乎渡河不可航
- 山光突兀初寒外,竹色連娟細(xì)雨馀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范氏致爽園用石湖韻
- 一跳突入東壁府,條硯倒演銀河漪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寄山臞滕主簿
- 漁陽突騎來,中華混群彝。 -- 出自宋·王備·謁張文獻(xiàn)公祠
- 勿矜突騎飲長河,肅慎燕陲吾北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秀實(shí)寄詩
- 拔劍突前麾,手回日月光。 -- 出自宋·王應(yīng)麟·鱉山
- 撐空突兀幾仞,奇?zhèn)トf狀不可侔。 -- 出自宋·王資仁·游淡山巖
- 景明突起芳林苑,谷城文石光參差。 -- 出自宋·毋丘恪·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高臺(tái)突兀玉千尋,尚想當(dāng)年翠輦臨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登當(dāng)涂凌歊臺(tái)
- 銀山突兀蒼海頭,夜半鼓噪萬貔貅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題國直先伯祖海潮賦后
- 一峰突兀倚天際,千嶂蘢蔥龍眼中。 -- 出自宋·許巽·梅峰
- 浮圖突兀起江中,鎮(zhèn)壓東南氣象雄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(dá)·金山寺
- 枯梢突兀天風(fēng)外,翠靄氤氳水石間。 -- 出自宋·于革·龍王廟云平閣
- 虎牙突兀撐空出,恰似云開衡岳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王待制初見虎牙銅柱詩
- 青山突兀倚長空,不作人間兒女容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莫能名庵二首
- 穴寥突兀不可狀,開闔風(fēng)雨晴煙浮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鄂州南樓
- 眼前突兀雙玉瓶,滿貯玉液清冷冷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太守惠酒
- 蹇驢突兀萬山間,欲雨還晴雪又慳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自庫八鎮(zhèn)十二里皆山徑刑侯以馬相招道間口占
- 盆山突兀清泉滿,中有三江萬里思。 -- 出自宋·朱昱·示羅教授楚知監(jiān)
- 倚空突兀無與鄰,頓覺亭臺(tái)增氣色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題袁州東湖盧肇石
- 高臺(tái)突兀燕山碧,黃金泥多土猶濕。 -- 出自元·郝經(jīng)·賢臺(tái)行
- 危亭突兀斗城陰,風(fēng)物蒼茫入望沉。 -- 出自元·周棐·送曹廣文賦得富覽亭
- 君家突兀千間廈,大庇歡顏在此中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次韻和牧齋移居六首
- 飛樓突兀掛明河,西北云山入檻多。 -- 出自明·儲(chǔ)巏·又分韻得多字送杭東卿
- 奔云突霧入紫霄,狡兔妖蟆灑丹血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海東青行
- 江圻突遷虎豹窟,古岸夕徙黿鼉宮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風(fēng)定示蘇汝載
- 安得突出一騎殺萬虜,生奪班超虎頭印。 -- 出自明·任瀚·宿州陳愚猛士歌
- 蹊嶺突高下,尻背時(shí)低昂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游五泄六首(各有序)
- 我醉突兀如堵墻,請君作歌歌襄陽。 -- 出自明·王弼·奉使保定諸公餞別屬予為倡
- 漁陽突騎來,中華混群夷。 -- 出自·王偁·曲江謁張文獻(xiàn)祠
- 裁詩突兀陋大業(yè),白戰(zhàn)今年秋獻(xiàn)捷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己酉練圻寓舍詠雪
- 寒山突兀背孤城,野寺荒譙亂殺更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與次明宿昆山舟中次明誦其近作因次韻
- 龍山突兀表忠祠,至今父老思錢氏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楊行密疑冢
- 夕陽突兀浮圖影,送目長天罨畫如。 -- 出自明·朱存理·宿光福寺
- 孤亭突兀插飛流,氣壓元龍百尺樓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橫波亭為青口帥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