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在第6個字的詩句
空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憶在秋浦北,空江上新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悠悠國西路,空得葬車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正肅吳公挽辭三首
- 卷卷繐帷輕,空堂晝哭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葛郎中挽辭二首
- 好事所傳玩,空殘法書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薄飯午不羹,空爐夜無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喬執中秀才歸高郵
- 又欲及歲晚,空堂掃絲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石賡歸寧
- 班行想望歲空多,知有龍門未敢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奉酬圣從侍制
- 曲城丘墓心空折,鹽步庭闈眼欲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過山即事
- 下視樓臺處,空多樹木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杭州圣果寺
- 何知夷與惠,空復忤時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方朔
- 睆彼天上星,空名豈余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三耕牛
- 強將愁出塞,空得病還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契丹使還次韻答凈因老
- 老矣無所為,空知念疇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
- 無因置一酹,空此嘆長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致仕邵少卿挽辭二首
- 槁樹散飛花,空檐落縣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沖卿雪
- 久留上國言空當,卻走南州食轉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秘校南歸
- 少留燈火就空床,更聽波濤圍野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陰漫漫行
- 落日更清坐,空江無近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上二首
- 玉骨隨薪盡,空留一分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悼慧休
- 迢迢陌頭青,空復可藏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門
- 夕陽連雨足,空翠落庭陰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義公禪房
- 自牧豫章郡,空瞻楓樹林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于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
- 坐覺諸天近,空香送落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登總持寺浮圖
- 未能忘魏闕,空此滯秦稽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
- 不及蘭亭會,空吟祓禊詩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
- 征軒明日遠,空望郢門間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賈升主簿之荊府
- 何必東南守,空傳沈隱侯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獨孤使君同與蕭員外證登萬山亭
- 回瞻魏闕路,空復子牟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初下浙江舟中口號
- 年年白社客,空滯洛陽城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李氏園(林)臥疾
- 異壤風煙絕,空山巖徑迷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果,會夙言故有此詠
- 已驚玄發換,空度綠荑柔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樂游原春望書懷
- 無復甘棠在,空馀蔓草深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
- 憮然憂成老,空爾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在郡秋懷二首
- 竟罷生芻贈,空留畫扇悲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滎陽君蘇氏挽歌詞三首
- 息陰芳木所,空復越鄉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候使登石頭驛樓作
- 忽望題輿遠,空思解榻游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餞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
- 豈暇墨突黔,空持遼豕白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陽道中作
- 圣心無所隔,空此置關城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經函谷關作
- 還慚大隱跡,空想列仙蹤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晚憩王少府東閣
- 渺茫從此去,空復惜離群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送竇校書見餞得云中辨江樹
- 暗草霜華發,空亭雁影過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旅宿淮陽亭口號(一作宋之問詩)
- 不見巖畔人,空見凌波襪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馬嵬行
- 殘兵疑鶴唳,空壘辯烏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澧州高大夫司馬霞寓
- 斜陽眾客散,空鎖一園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城東閑游
- 瓊枝未識魂空斷,寶匣初臨手自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司業巨源見寄
- 無復雙金報,空馀掛劍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西州李尚書知愚與元武昌有舊,遠示二篇吟之
- 報白君,相思空望嵩丘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寄憶舊游,因作報白君以答
- 金臺已平骨空朽,投之龍淵從爾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傷我馬詞
- 未遂揮金樂,空悲撤瑟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
- 其如草玄客,空宇久寥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