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在第7個字的詩句
穴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蛟龍洶洶爭新穴,鷗鷺輕輕下故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揚子江
- 廟堂資贊輔,巖穴忍跧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何遽蓋棺臨禹穴,未應藏骨在秦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前韻哭德久
- 金湯之固正搗穴,快矢急落如飛鸧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艾師行,贈黃中子
- 髑髏作聲穿鬼穴,銅駝崩,鐵甕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鐵城謠
- 冉冉欲遮螻蟻穴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寄生草
- 丞相倉皇出虎穴,夜半真州鬢成雪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題仙巖文丞相祠
- 打冰燒其荒,窟穴空妖狐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刈圃
- 或登云門探禹穴,或上雁巖聞天雞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李琴川謫臨海
- 山無檜柏皆巖穴,地有芝苓盡藥材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桂林即興
- 清曉樵斤探虎穴,黃昏汲甕下猿梯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貴州雜詠
- 通身鱗甲隱,透穴洞天明。 -- 出自唐·牛僧孺·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,因題二十韻,奉呈
- 高峰凌青冥,深穴萬丈坑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古征戰
- 終與狐貍為窟穴,謾師龜鶴養精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感時
- 游山曾把探龍穴,出世期將指佛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梓栗杖送人
- 拾薪遇遺鼎,探穴得古籍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游陸先生故巖居
- 風濤打欲碎,巖穴蟄方深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
- 攀巖挹桂髓,洞穴拾瑤英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游馬耳山
- 今茲順天誅,狡穴破奸謀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感秋六首
- 天外已空丹鳳穴,世間還得二龍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哀蘇明允
- 邇來拜東臺,巖穴彈冠喜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運次韻
- 先生每思窮禹穴,東叱天吳掛帆席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·石端溪硯
- 公游浙江探禹穴,長嘯宇宙臨滄溟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子瞻尚書惠涵星硯月石風林屏作歌以送之賦十
- 后生事蟲篆,蟻穴鏖檀槐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王省干
- 著書他日藏巖穴,或繼淮南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玩鞭亭小詩韻
- 朽壤舊嘗封蟻穴,停云空復疊魚鱗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任解元喜雨二首
- 乃有忘軀人,臨穴已擬探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華嚴庵
- 借令跳梁出巢穴,當用斧斤摧髀髖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謝公定所寶蕃客入朝圖貞觀中閻立本所作筆墨
- 空山窮谷無丹穴,肯伴鴟鸮共一枝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棲鳳驛
- 洗出云巖銷虎穴,掃開煙瘴離椒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九支池二首
- 過口是幸免,控穴反有得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次韻答西城王尉二十韻
- 胎息根深,靈泉穴秘,靜里運調陽火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喜遷鶯·深源密塢
- 山雉經時藏窟穴,也能龍化入煙波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庵居雜詠九首
- 世路可憐窄,巖穴定奇瑰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再和
- 他時我亦探禹穴,一見名字如促膝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洪上人游南
- 捫參或三嘆,控穴聊一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葉觀文再賦游靈源桃花二洞之作
- 編蓬為戶鄰虎穴,敢於虎口寄浮生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山中宿小民家夜聞虎因有感
- 飛繞旬日閒,穿穴皆其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會待腥膻掃巢穴,舳艫北首掛征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
- 孰能狡兔謀三穴,且原鷦鷯寄一枝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人惠詩二首
- 老翁只喜先安穴,壽數何能更問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鄭吏部有詩謂未當作壽穴和其韻
- 寧忍憂疑探虎穴,且將得失付魚筌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王瞻叔泉字韻
- 人道西山有龍穴,雷霆動江二水深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大雨水憂三堰決壞且念吾挺之在病無與共此憂
- 圉圉從它歸丙穴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漁家傲引/漁家傲
- 溢慶久愈衍,丹穴俱鸞鳳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代上閬中章使君
- 鳳巢無鵂鹠,虎穴不生貍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李仲信
- 兩朝恩光照巖穴,映墻竹柏清陰同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白云先生魯葉殿丞交之父有隱節其居徽考秘則
- 束袂甘冥冥,一穴棲鰍鱣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憶樂季和
- 云雷通翕忽,洞穴閟陰靈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七曲祠
- 僧房因石室,蟻穴夢槐安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古巖舊嘗侍孫先生題名巖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