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在第4個字的詩句
穴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 -- 出自·班超·后漢書·班超傳
- 且探虎穴向沙漠,鳴鞭走馬凌黃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
- 真游洞穴滄波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踏莎行·山秀芙蓉
- 風巖水穴舊聞名,只隔山溪夜不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
- 遙知丹穴近,為劚勾漏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鞏六首并次韻
- 閉門坐穴一禪榻,頭上歲月空崢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僧潛見贈
- 兩鼠斗穴中,一勝亦偶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中濟經略侍郎分韻賦詩以元戎十乘以先啟
- 魚知丙穴由來美,酒憶郫筒不用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嚴鄭公五首
- 不有萬穴歸,何以尊四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川觀水漲二十韻
- 南尋禹穴見李白,道甫問訊今何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,兼呈李白
- 裴回虎穴上,面勢龍泓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贊上人
- 筑場憐穴蟻,拾穗許村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暫往白帝復還東屯
- 水族窟穴多,農人土地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洗空狡穴銀頭鶻,突過重城玉腕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獵罷夜飲示獨孤生
- 云歸岫穴初收雨,水入陂塘正下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
- 腥臊窟穴一洗空,太行北岳元無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
- 妄期舊穴得孳育,不知天網方恢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虜酋遁歸漠北
- 舜江禹穴千山水,盡在高人拄杖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仗錫平老具舟車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還策杖訪
- 頗聞禹穴遺書在,安得高人與細窮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行玉笥樵風之間宿龍瑞
- 云歸禹穴賞新晴,酒買蘭亭散宿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春晚
- 云歸岫穴千峰立,暖入郊原萬耦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累日濃云作雪不成遂有春意
- 堆盤丙穴魚腴美,下箸峨眉栮脯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夢蜀
- 迒蹊巢穴盡窒塞,禮樂刑政皆弛張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皇風
- 崖風與穴水,清越有余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九昆山
- 圣朝巖穴選,應待鶴書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餞陳學士還江南同用征字
- 南經丹穴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飛龍篇
- 常聞禹穴奇,東去窺甌閩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惠師
- 虎豹僵穴中,蛟螭死幽潛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苦寒
- --韓愈蛩穴何迫迮,蟬枝掃鳴噦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雨聯句
- 鯢鯨歸穴東溟溢,又作波濤隨伍員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渡漢江
- 木皮已穴蟲在心,蟲蝕木心根柢覆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豈無同穴期,生期諒綿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夢井
- 龍歸窟穴深潭漩,蜃作波濤古岸頹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遭風二十韻
- 土虛煩穴蟻,柱朽畏藏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江邊四十韻
- 炯炯若穴,螢螢莫絕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短歌行
- 歊歊若穴,戺戺莫絕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短歌行
- 騷屑出穴風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折楊柳行
- 幽怪窟穴語,飛聞肸蚃流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峽哀
- 徘徊虎穴上,吾道正羈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入獄第一百四
- 銅鉛滿穴山能富,鴻雁連群地亦寒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信州姚使君
- 孔竅穿穴,明冰其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別李次翁
- 蟾宮虎穴兩皆休,來憑危欄送遠愁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
- 四蛇入穴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龍蛇歌
- 漂浮隙穴亂群蟻,奔走沙礫摧嘉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大水
- 千年故穴在,三嘆泉上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賦豐城劍
- 瑤波逐穴開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登廬山詩
- □□金穴富,豈在貂蟬貴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千秋歲·玳筵晨啟
- 山無洞穴水無船,單騎驅人動數千;直使今年留得在,更教何處過明年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續小娘歌
- ●【上穴下目】然遺天地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五
- 一龍出穴飲澗底,頭上飛瀑瀉白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群龍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