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昨別秦皇島,今上岳陽樓;湖光八百里,風色近中秋。 -- 出自·老舍·登岳陽樓
- 七月秦皇島,云輕蟬韻幽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申伸同志
- 八月秦皇島,歌潮浪接天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河北梆子劇院躍進劇團
- 吁嗟秦皇帝,安得不富強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上田待制
- 起自秦皇并漢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有感
- 奈何秦漢來,如瞽於五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程朱之學四首
- 宋襄秦穆及楚莊,名曰尊王假仁義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恭惟秦漢前,禮樂止河華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古田女
- 漢武秦皇代有儔,奸人常緩釣魚鉤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湯公孫弘
- 過了秦灰漢又唐,衣冠誰不是牙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柳家婢
- 渺渺秦航渡,茫茫夏蓋湖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經從兩浙
- 銳意秦皇初學仙,要和雞犬也升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秦望山二首
- 分野秦南海,城池漢尉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達磨泉緬懷東坡
- 年傳秦代石,人拜宋時墳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西湖春游詞七首
- 潮落秦淮月映沙,金閶有夢在誰家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春夜有懷姑蘇
- 昨夜秦淮月,今照板橋客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離夜
- 昨夜秦淮春水生,朝來合岸有波聲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早春水閣
- 仙吏秦峨別,新詩鄂渚來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和寄竇七中丞
- 鹿走秦中原,蛇斗鄭國門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
- 花如秦苑好,酒比蜀都饒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當壚曲
- 妖嬈秦女妒,淡蕩越江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見諸公唱和暮春詩軸次韻作九首
- 詩就秦州寧獨樂,政成周道要相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奉楊公近蒙答四六狀極為精麗
- 此日秦郊黃發老,當年漢殿綠衣郎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謹次知府經略待制韻
- 歌美秦州半,樽罍更幾倍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伸謝經略安撫待制送酒之什
- 亦嘗秦對明光殿,寒饑徒步荊棘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實紀二十韻
- 便使秦人不告饑,軺車與爾同休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陜西運使陸郎中
- 悠悠秦晉山河在,漠漠金張冢墓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涂中
- 嫩如秦時童女登蓬瀛,手攜綠玉杖徐行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菖蒲歌
- 來避秦人萬事休,鳥啼花落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秦人洞
- 咸陽秦帝居,千載坐盈虛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咸陽覽古
- 可憐秦系輩,淺陋欲爭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漢承秦后古書亡,太息高文總未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八十吟十絕
- 壁如秦武陽,震懾白帝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南山感舊
- 無復秦郎思,聊吟黨進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中雜興五言十首
- 盡遣秦郎晁子去,只攜周易魯論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東坡故居二首
- 國南秦疇壇方筑,塞北燕然石未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評余近詩發藥甚多次韻
- 書經秦火訛難讀,缽至曹溪靳不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林太淵二首
- 乍除秦酷吏,重見晉清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風雨涼甚一首
- 臥聞秦王女兒吹鳳簫,淚入星河翻鵲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齊人少翁招魂歌
- 尚嫌秦政臭,肯要郅支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黃天谷贈詩次韻二首
- 竟令秦失鹿,首為漢敺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陳勝
- 住鄰秦系曾居里,老讀文公所著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翁定
- 誰言秦法密,網不得商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商翁
- 遠別秦城萬里游,亂山高下出商州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再宿武關
- 洛邑秦城少年別,兩都陳事空聞說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河陽從事楊潛
- 今夜秦城滿樓月,故人相見一沾衣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
- 咸陽秦王家,宮闕明曉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秦王卷衣
- 時伴秦樓女,月明吹紫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仙人
- 世謂秦土強,舍是孰為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彥思示望南山詩因答
- 目迎秦塞雁,心過隴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景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