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同是秦漢人,異趣百代史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張趙二相三首
- 汝辭秦邸佐名藩,端為親庭數舍間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津赴紹興倅八首
- 愿比秦淮與鍾阜,郁蔥佳氣自長春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上平江李侍郎生辰
- 寒入秦箏雁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清平樂·風鬟飛亂
- 總道秦蜀謳吟,但消得雍容,笑談而致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玉漏遲·東南應眷倚
- 疑爾秦人徒,此類桃花源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過分水嶺
- 六纛秦官重,三槐漢相如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少保李公挽詞
- 待齊秦、湯沐疏封,賜靈壽杖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瑞鶴仙·月華凝露掌
- 眼橫秦望接云高,不獨詩豪酒亦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
- 自憐秦緩難為疾,豈意良霄尚有蕕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林正甫與子中春并命為御史正甫按刑浙東道別
- 東游秦望探禹穴,天臺雁蕩觀奇峰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筇竹杖歌
- 明月秦樓昨夜、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虞美人·飛瓊曉壓梅枝重
- 故人秦越自肥瘠,世事鶴鳧隨短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偶書
- 雖云秦暴賦可逃,后乃開通晉南渡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泊舟桃花臺入妙香院
- 送弟秦淮遠,懷人楚驛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代書寄俞玉汝
- 行當秦苦疏,朗壓諸儒冠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讀王德甫文卷因送省試
- 道義秦城重,聲名冀馬空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哭鄭丈四首
- 會稽秦望都洗清,越人喚作提刑雨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和汪提刑祈雨
- 太學秦文夸第一,國子先生里行立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葉任道教授之官靜江
- 曾經秦禍多散闕,鄭箋毛傳悲紛如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魏華甫鶴山書院
- 我亦秦關歸未得,誰念干將醉扶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賀新郎·看了梅花去
- 已定秦關無論蜀,好恢湯毫卻歸譙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家本譙人得奉祠毫州喜賦述懷
- 古來秦禍不須胡,蒙恬斥外斯高寵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陪使護客晚發京口
- 再歲秦淮,觚棱入夢,帷幄從來在廟堂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沁園春·公有仙姿
- 更酌秦淮春,配此玉鼓羹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題朝陽亭
- 縣組秦淮久依托,賓筵建鄴又追隨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代挽何知縣二首
- 誓肴秦穆旋修怨,在莒薺威卒震矜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李季允赴召
- 嗟哉秦漢后,去圣益以久縱有間代英,僅為時儒首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題東甌王友直尚友堂
- 又如秦漢后,俗學千載同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閣學袁侍郎以朝鯉豢龍兩圖見寄索和·朝鯉
- 荒荒秦漢后,學者昧所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張太博得余所遺二程先生集辯二程戲邵子
- 夢繞秦祠月半棱,歸尋岷嶺雪千層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楊尚書韻送藺恭甫歸永康
- 雨洗秦山曉,波明鏡水春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奉和龜翁送別
- 往在秦淮問六朝,江樓只有女吹簫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跋鐘山賦二首
- 極知秦外叟,全似賀知章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過葛天民新居
- 不居秦鹿祖龍畔,卻走碧雞金馬邊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瞿塘神君歌
- 同袍秦外铦師兄,哦詩禮塔作佛事,同吃地爐山芋羹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堯章金銅佛塔歌
- 謂取秦而下燕,可拊背而扼吭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虞忠肅萬里帖贊
- 不受秦人封,鐵立心慨慷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喬松歌
- 羞殺秦郎,淮海謾千古。 -- 出自宋·張輯·月底修簫譜/祝英臺近
- 我愛秦郎記,字壓頭陀碑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風篁控龍井
- 回首秦樓雙燕語,到如今、目斷斜陽外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賀新郎·笑口開能幾
- 只用秦原妙絕詞,傳入神弦薦春酒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建寧浦城李頻行祠
- 畢逋秦氏烏,差池吳宮燕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黃雀
- 隔屋秦箏依約,誰品春詞。 -- 出自宋·湯恢·八聲甘州·摘青梅薦酒
- 早知秦不五十年,安得種花來此地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空對秦鏡尚缺,暗結回腸寸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丁香結·塵擁妝臺
- 妾本秦羅敷,家住曲江曲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采桑行
- 吟到秦淮商女司,令人憶殺杜樊川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讀杜牧之詩
- 又是秦鴻過,霽煙外,寫出離愁幾點。 -- 出自宋·李玨·擊梧桐
- 不揀秦淮吳楚,明月一家樓,何代非聊非相,底事柴桑老子,偏恁不推劉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水調歌頭·迢迢嶓冢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