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秦人更甚燕人恨,不葬燕臺留葬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過荊軻冢四絕句
- 波聲有喜咸通汴,云影相隨直到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過洛陽贈親舊
- 日御駸駸須六轡,奎文燁燁自三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鹿鳴席上送諸先輩詩
- 自料明年猶俗駕,南京不到到西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年年至日常為客
- 湫神傳云是楊班,填墓突兀自姚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楊班湫神恩加廣應公以其誥祭之
- 一炬曹瞞僅脫身,謝郎棋畔走苻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防江卒六首
- 漁郎未必知年代,先有逃堯次避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隱者
- 一炬曹瞞僅脫身,謝郎棋畔走苻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防江卒六首 其六
- 十年謫宦鬼方人,三遇鴻恩始到秦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再至長安
- 人心不似無情物,多少英豪入魏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讀史三絕
- 傳道五原烽火急,單于昨夜寇新秦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出塞曲
- 袁安墜睫尋憂漢,賈誼濡毫但過秦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八月六日作四首
- 夭夭花里千家住,總為當時隱暴秦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桃源詞二首
- 數聲風笛離亭晚,君向瀟湘我向秦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淮上與友人別
- 凍云積雪黯洮泯,晏歲軺車晤過秦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十二月二十五日行次渭原走寄熙帥范巽之
- 識得英雄為理貧,果能誅項滅三秦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讀唐子西漂母傳
- 嘆如今宕子,翻將釣手遮日,向西秦路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水龍吟·九州雄杰溪山
- 膝間韻磬傳山水,枰上枯棋戰楚秦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
- 道在不妨輕去魯,功成他日會歸秦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余子美歸淮上
- 若逢呂相煩相問,應有奇書痛絕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玉笥生往吳大府之聘兼柬國寶樞相賓卿客省
- 子陵故友終辭漢,張祿先生又入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謁草玄
- 入門長揖肆雄辯,動引四代卑先秦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許白云
- 僻居謀道不謀身,避病桃源不避秦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袁十五遠訪山門
- 儜看仙班朝北極,暫移星節照西秦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訪別成獻甫經歷時新拜四臺御史之命二首
- 花滿簾櫳欲度春,此時夫婿在咸秦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春怨
- 萬乘君王曾降詔,敝裘瘦馬入咸秦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隋孝廉之官桐廬
- 相袞前年撫雍民,下車飛雪滿咸秦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伏睹留守安撫司徒侍中鎮魏三日遂獲甘雨吟成
- 李斯篆隸豈不好,彰彰奸跡流自秦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
- 九死僅全真去楚,百年未了更游秦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至龜山先寄呂少馮
- 解纜征涂一愴神,房陵十舍望西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前韻二首
- 夫君糠秕視錢神,詩逼黃初論借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郝澤民主簿贈詩次韻二首
- 土風疎鬯北通魏,語音勁正西帶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授
- 山河若欲攄幽憤,盥手焚香讀過秦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和沈秀才
- 錄錄雖能早致身,中年東海與西秦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詩呈之奇鄉友
- 寄語子云當自貴,儒風元不系周秦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和憂陸二祠書
- 便可扶犁老岷蜀,已聞傳檄定咸秦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長松聞捷音
- 豈聞鉤黨能留漢,故有桃源可避秦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焦山漢末焦光隱於此是日乃其生日士人會者甚
- 商山山中四老人,漢且終辭肯事秦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偶得牡丹之白者賦之
- 摩挲石刻拜方興,誤國從初恨老秦。 -- 出自宋·虞剛簡·游靈巖寺
- 西南憂雇誰其寬,即授世某留川秦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
- 韓嬰何憑指溱洧,束晳胡據誣周秦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上已領客
- 旆旌揚風出子午,笳鼓動地超三秦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制使董侍郎
- 瑾為苦語攻尋蔡,銓出危言忤老秦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嘲解十首
- 刁斗相聞鄒近魯,瘠反不比越視秦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莆守趙孟堅汝固可舶溫陵
- 五峰高處五云新,黃石先生非避秦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遣季子壽黃循齋二首
- 幾傷心、橋東片月,趁夜潮、浪恨入秦淮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八聲甘州·寒云飛萬里
- 誰能河北平三晉,猶慮關中啟一秦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東西正陽獻捷和傅山父凱歌韻
- 桃源事已成荒幻,那更形容學避秦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通真觀
- 可憐塵跡空遺恨,一樹桃花經幾秦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桃源圖
- 未造漢時知有漢,豈堪秦后又生秦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霸王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