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云散天高秋月明,東家少女解秦箏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新豐主人
- 眼意心期卒未休,暗中終擬約秦樓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青春
- 堪恨無情清渭水,渺茫依舊繞秦原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亂后卻至近甸有感(乙卯年作)
- 想憶朝天獨吟坐,旋飛新作過秦關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送韋岫郎中典泗州(一作癸丑歲毗會中貽同老
- 懶把行藏問詹尹,愿將生死遇秦醫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呈荊公
- 諫署才聞滿歲遷,分符便見入秦川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史館高司諫紳知華州
- 幾日銀臺閱副封,岐陽西顧委秦中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梁四諫議知鳳翔府
- 越客思歸黯不平,閒持長笛寫秦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喻明仲馬上吹笛
- 今日嶺邊空對酒,偷將淚眼望秦中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櫻桃
- 委質肯輕從晉鼓,摛文空見泣秦牢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
- 枯林形模酷肖之,只應鐸落自秦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雙峰圣僧遺像還山
- 應笑勞生苦多事,槐花時節入秦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遇公上人
- 何遽蓋棺臨禹穴,未應藏骨在秦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前韻哭德久
- 營屯繡錯,山形米聚,襟喉百二秦關。 -- 出自金·鄧千江·望海潮·云協天塹
- 營屯繡錯,山形米聚,喉襟百二秦關。 -- 出自金·鄧千江·望海潮 上蘭州守 中州府
- 地雄河岳,疆分韓晉,潼關高壓秦頭。 -- 出自金·折元禮·望海潮·地雄河岳
- 句容洞天元第八,茅家弟兄遁秦臘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陶弘景移居圖
- 從此移家金積東,滿谷桃花隔秦壤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陶弘景移居圖
- 弱水無時通漢使,赭峰何事受秦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華岳云臺萬里情,高秋落日眺秦城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送韓汝慶還關中
- 東下江平知禹鑿,西來土黑是秦余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送殷無美赴夷陵
- 謾使張遼說關羽,誰將全武易秦裴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懷悼朱秦仲總制
- 粉貌早聞殘洛市,簫聲猶自傍秦宮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無題
- 未必柳間無謝客,也應花里有秦人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富春
- 邑犬他皇驚越俗,崖松偃亞老秦官,衰顏不作安仁栗,一任斜吹上鬢端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次胡則大賦雪韻
- 看取海山寒翠樹,苦遭霜霰到秦封。 -- 出自唐·元載·別妻王韞秀
- 行雁南飛似鄉信,忽然西笑向秦關。 -- 出自唐·喬琳·綿州越王樓即事
- 書劍催人不暫閑,洛陽羈旅復秦關。 -- 出自唐·杜儼·客中作
- 力勸君王回蜀道,便攜諸將破秦師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淮陰侯廟
- 秦氏無過一再傳,欲圖萬里據秦川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秦淮
- 莫學馮唐終蹭蹬,功名猶好出秦關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秦粹呂四丈職方淵
- 童稚情親今好在,遠煩問信到秦川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保安楊公濟書來問疾以詩答之
- 聲斷陽關人去□,遮落日,向西秦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江城子·吳王臺上雨初晴
- 來歲鳳池雙立玉,應從丹地話秦郵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趙守燕王漕致語口號
- 儻使文章敵天下,再使神禹驅秦淮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郭功甫詩卷
- 作吏宜思故家勇,早取靈鹽隸秦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邊城四時曲送盛瑋東玉之官平涼
- 君不見長平鬼哭萬人冢,擊破秦坑髑髏白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作塞上射獵行
- 曉征春事太平無,未盡蜀天已秦語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飛仙道中
- 讀書當許萬戶侯,豈意卻作蘇秦羞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冬夜有感
- 骯臟無聊但獨愁,未基降服作秦囚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食羊次韻
- 侯公說行高祖迎,趙璧在懷出秦庭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答江虞仲機宜歸語
- 半月行江十日風,寸步家山隔秦楚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行路難
- 千古南陽,劉郎鄉國,依約楚俗秦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滿庭芳·千古南陽
- 宮院深深今是非,可無三戶報秦期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有感十首
- 瓜蔓深坑余鬼哭,此間學校倚秦城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秦城二絕
- 要識方舟老博士,盧敖元是避秦人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釣車道人遠來再以前韻贈之
- 班在蕊珠仙綴立,等閑歷遍燕秦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臨江仙·天上玉卮稱萬壽
- 太史書傳得楊惲,渭陽情厚為秦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余初除西掖適齋惠詩以二甥相繼縯綸為喜安行
- 今日違離定何往,壺頭路險更秦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趙常德
- 嚴子高風扶漢鼎,包胥勁節撼秦庭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將作監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書植賢亭三大字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