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秦吳路杳杳,朔海望沄沄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
- 秦為三月火,漢乃一抔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早夏青龍寺致齋,憑眺感物,因書十四韻
- 秦樓曉月殘,鹵簿列材官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魏國憲穆公主挽歌詞二首
- 秦王筑城何太愚,天實亡秦非北胡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相和歌辭·飲馬長城窟行
- 秦獄已收為厲氣,瘴江初返未招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徐方平后聞赦因寄襲美
- 秦皇苦不達,天下何足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
- 秦楚眼看成絕國,相思一寄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七盤嶺阻寇聞李端公先到南楚
- 秦人入云去,知向桃源里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·洞仙謠(一作伺山徑)
- 秦人江上見,握手便沾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江上喜逢司空文明
- 秦地故人成遠夢,楚天涼雨在孤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淮浦憶司空文明
- 秦州貴公子,漢日羽林郎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王羽林往秦州
- 秦庭野鹿忽為馬,巧偽亂真君試思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歌
- 秦皇曾虎視,漢祖亦龍顏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橫吹曲辭·入關
- 秦皇曾虎視,漢祖昔龍顏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入潼關
- 秦樓夜訪金釵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憶秦娥·花蹊側
- 秦晉新婚,人間天上真奇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少年游·上苑鶯調舌
- 秦樓東風里,燕子還來尋舊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魚游春水·秦樓東風里
- 秦娥妝罷,遙相縱,艷過京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惜寒梅·看盡千花
- 秦莫恃棧閣,吳莫恃壍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金陵懷古
- 秦已非秦孰為漢,奚論魏晉如割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桃花源詩
- 秦既并諸侯,斯乃一度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陸子履示秦篆寶
- 秦女乘鸞遺翠羽,落在人間與風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翠羽辭
- 秦鬼驅卯沙,聚結無蒼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浮來山
- 秦女點山日,張公開谷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江鄰幾學士寄酥梨
- 秦皇玉輿來向東,安知隱在芒碭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沛公歌
- 秦望臨丹戟,耶溪漱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刁景純知會稽
- 秦皇東從博浪過,力士袖椎同決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侯廟下作
- 秦民尚苦輸,漢吏勤求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櫟陽宰朱表臣
- 秦橋不可度,織女不可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平甫惠畫水臥屏
- 秦帝觀滄海,勞人何得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·秦始皇馳道
- 秦栗非吳食,巴粳類越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錢駕部知邛州
- 秦人號智囊,吳瓠系狗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王仲儀詠癭二十韻
- 秦愛商於地,信美洛水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家掙寺丞知洛南
- 秦滅責以德,豁達歸沛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項羽
- 秦人宦於秦,百事順耳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薛中舍宰聞喜
- 秦兵一旦侵,夷陵火潛起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西陵峽
- 秦政本獨夫,則天乃淫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感興
- 秦皇焚舊典,漢祖溺儒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皓廟二首
- 秦領偏巉絕,商於更險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秦皇漢帝又雜霸,只以威刑取天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處才上人
- 秦破河山舊戰場,豈期民復見耕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兩漢吟
- 秦川兩漢帝王區,今日關東作帝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秦川吟二首
- 秦甸山河半域中,精英孕育古今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鳳翔橫渠張子厚學士
- 秦穆殺三良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詠史詩
- 秦樓初日度陽臺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新入姬人應令詩
- 秦川心斷絕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賦得攜手上河梁應詔詩
- 秦帝防胡虜,關心倍可嗟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長城
- 秦野春已盡,商山花正開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崔秀才游江陵
- 秦淮潮水鍾山樹,塞北江南易懷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芳儀怨
- 秦君好學勇,決勝百馬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答秦覯見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