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北極新英主,高科舊少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洛下王彝訓先輩二首
- 盛業推儒行,高科獨少年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嚴二擢第東歸
- 升平樓下賜危科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西江月·萬卷舊推鴻博
- 及君未中元佑科,深衣容我時相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授
- 附翼而攀鱗,四科有升次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
- 君才端合連八科,麗藻明璣美無價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徐致州交代賜第歸親庭
- 客授壬辰歲,巍科盛永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鮑潮州挽詞
- 延賞高三讓,殊科擅一鳴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梁仲蒼挽詞
- 膠庠困虀鹽,世科終穩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從弟叔韶尉東陽
- 辛苦平生學,儒科志稍酬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劉和府乘
- 撫字亦徒勞,催科寧趣辦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張文潛有所嘆韻
- 人言樂歲好催科,吾今方知自拊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
- 門外秋來草長科,寂然何止雀堪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沖谷和詩惠書且有訪予之意
- 我歸當事力田科,君行寧后公車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王伯玉兄弟皆用叔文韻作詩見示答之
- 明經六十未收科,自取南官計若何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丁子齊主簿
- 國是歸宗相,儒科看嫡傳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故經略華文趙郎中崇憲挽章三首
- 敢謂曾同學,巍科尚累君。 -- 出自宋·謝直·挽劉省庵
- 西有它山源,盈科通晝夜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可齋陳大卿政成暇蒐討河渠為鄉國長久慮開萬
- 力學案堆雪,收科蟄奮霆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朱君錫珪尉德化二首
- 我友君居德行科,見君覺我汗顏多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黃東起西上
- 自此燈燈續,儒科已累踐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別贈陳新叔弟
- □□□博取,巍科□□,儒冠於我何負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水龍吟·桑蓬掃盡閑愁
- 圣朝珍重設儒科,總總英賢入禮羅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郡侯勸駕韻
- 睎顏欲進圣門科,何意嫦娥剪綠羅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郡侯勸駕韻
- 青錢學士將相科,黑頭刺史朱丹轂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韻謝潔齋惠春膏紙
- 曾奏明光忝末科,青山回首已霜荷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歸來
- 廢剎撞破鐘,催科走郵傳,娼家編棘門,村飾無釵釧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阻風擊舟
- 壯歲名登進士科,青云直上趁鳴珂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又代挽
- 擬占名場第一科,龍門十上困風波。 -- 出自唐·劉復·送黃曄明府岳州湘陰赴任
- 晉唐行草可同科,樂石雕鐫便不磨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墨妙亭
- 此去幾般榮,登科鼎足名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送高湘及第后東歸覲叔
- 作貢諸蕃別,登科幾國同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友人及第歸一本題下有新羅二字
- 道人星夜起玄科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贈鶴巢練師
- 三清仙院列名科,精選須超度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燭影搖紅 警善惡
- 佳聲浩浩占高科。 -- 出自元·智久·鷓鴣天 贊亨公 泰山志卷十八,載長清縣靈嚴
- 玉花叢里睹瓊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西江月 四苦
- 朱駕開炎序,瓊科舉舊儀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立夏奉祀太一宮五言十韻
- 剩喜此行詩有科,吟來渾不費推敲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出郊韻
- 異時兩舉遂登科,人謂功名當若何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挽張丞泳
- 十雪勢未已,一科天積陰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丁亥冬大雪十數作鄧清曠以苦寒吟見寄
- 策足膠庠上,收科弱冠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鄭大監
- 會得窮通理,從科緝薜蘿。 -- 出自宋·戴師古·寄趙叔魯
- 憶昔來司校士科,宣傳是歲得人多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過丹山訪黃元英不值英壬子歲正資州所解進士
- 誤著儒冠玷甲科,休官重到舊沙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
- 無官豈畏犯金科,飲量真能海納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
- 談笑丁年取甲科,一官潦倒鬢今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孫君文還桐廬二首
- 早欲升堂學四科,晚年萬事已談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雨中飲賓旸次前韻二首
- 胸中了了詎同科,混合光塵濟貫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雨中飲賓旸次前韻二首
- 厥祖三世登巍科,乃翁八旬享高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馬唐卿數學環中吟
- 果然相繼取高科,二哥饒著與三哥。 -- 出自宋·傅西齋·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