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在第5個字的詩句
科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群奸付嚴科,四海歸睿斷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馮獻道運使得岸字
- 與語判此科,是非免紛糅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至今掇危科,儒行歸后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王倅見惠十篇
- 嘉頌可同科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歸來凈洗科場業,別與斯文立門戶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比觀仲結諸公課會皆勍敵也行就舉南宮作此贈
- 大兒方決科,如摘頷髭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伯中弟尉新喻
- 君能踐世科,朝行佇朋簪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蔣德常宰鄱陽
- 起家決儒科,鄉評足名譽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孫子祥赴新昌主簿
- 殿廬香決科,藍袍立清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沿檄柯山歸別張特秀
- 政本拙催科,德乃足民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趙常德四首
- 皆能脫去科舉累,相與探求圣賢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
- 汝解事文科,吾其老三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逸歸上饒赴試
- 宜從力田科,邂逅賦取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仲威復枉粥字韻詩見屬甚厚不可不答
- 但勤力田科,且下半租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連雪偶書
- 行且收殊科,勉哉嗣先烈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送常世卿歸嘉興
- 一十搴殊科,尋闖師氏闈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陳大著知蘄州分韻得輝字
- 明年擢高科,對策大明宮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送林自知自幕中歸常亭
- 譬之水盈科,吾方見其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
- 為說雖殊科,其歸同一撥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理學
- 奮身原自科第出,不比刀筆庸常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陳糾任滿歸
- 扶字及催科,三年鬢已皤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傳明府之南安
- 畢竟火龍科目貴,二山忠義貫蒼天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隆興阻風
- 便勝卻、登科龍首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玉燭新·梅花新霽後
- 意可掇高科,措世躋唐虞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讀舊書有感
- 早學無專科,已仕竟何試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王典史五首
- 門外吏、催科無一跡。 -- 出自宋·伍梅城·最高樓·知君久
- 文明九丘,科斗六經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竹素齋
- 玉訣與金科,這兩般,頻頻覽覷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心月照云溪
- 拊麾外催科,未*陽城古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摸魚子 送雷彥正西還,時授恩州卒
- 魯筆休分科斗字,蜀都且換鹔鹴裘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勸石集賢飲
- 吾儕小人科舉士,一朝出守忘其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南安太守科甲高,袖有桂館之香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高風臺歌
- 銀鉤小變科斗文,掛我床頭星斗爛。 -- 出自宋·陳鵬飛·贈邕管察推陳仲輔
- 孔門德行科,卓爾先游夏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龔叔虎秋實堂
- 橫飛脫去科場累,更去騷人向上尋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張季修歸簡州兼簡伯修
- 二十中甲科,赪尾化為虬。 -- 出自宋·范質·誡兒侄八百字
- 僥幸擢儒科,邂逅至郡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十載鳳池科尚在,已應一舉首登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方復大宣城學錄
- 因重□定科斗書,削木為方竹為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彼出進士科,視此一何陋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近者昌言多出諸賢之后有感一首
- 自憐拙追科,難復濟繁劇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山齋
- 通經應童科,詩書尤所長。 -- 出自宋·江湘·贈李崇義應童子科長歌
- 高文健筆科場手,白發青衫宦路人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王都曹
- 是邦無征科,為吏不勞力。 -- 出自宋·梁介·整暇堂
- 自昔擢巍科,為今闡大猷。 -- 出自宋·林若存·送退齋先生歸武夷
- 少年擢兩科,才氣掩公行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趙介之赴舂陵十首
- 貫花雖自科千品,標月還歸理一如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三寶贊其二·法寶
- 再上忝乙科,初筵習磨楯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由求政事科,量已如盡寸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彭子復臨海令滿秩
- 所稟既殊科,所趣亦異涂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和陶淵明飲酒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