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求士近聞勞仄席,斯人未用豈懸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簡賈新之
- 好士何妨勤下榻,豐年那有拙催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林信州
- 考槃何必澗之阿,喧寂由來無異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堪隱
- 田父相呼稻當種,園官語我菜添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月六日雨中簡諸君
- 掾奉酸寒古云嘆,治時還重力田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兩日不見在伯風雨中有懷因以簡之
- 誰家雙旐揚春波,黑頭中郎宰相科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岷江愁二首挽陳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
- 但覺清談?chuàng)]玉柄,也知文律敵金科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
- 后皇嘉之錫異夢,使汝有子登巍科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七峰行為外舅壽
- 云章玉字炯不磨,一洗秦籀麾周科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洪元夏{僚去亻日小加目}行業(yè)贊集王右軍書帖
- 鄉(xiāng)里同聲稱佛子,兒孫相繼奮儒科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頤軒張朝奉
- 猶惜人家有湯鑊,攢眉終日為催科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勸農(nóng)
- 聞道瀟灑才郎,天庭試罷,名掛登科記。 -- 出自宋·周申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海棠已入老娼籍,芍藥初登童子科。 -- 出自宋·陳景沂·句
- 破籬自補憂邊事,斷簡重穿憶世科。 -- 出自宋·林洪·桐下
- 一例冉求增聚斂,幾人陽子拙催科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戊午喜罷和糴
- 河南晁氏曾有樣,二十子弟俱高科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侄阿鐘覓字與詩
- 琴調(diào)本高緣撫字,詩逋未了欠催科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朱靜佳明府
- 新春喜見甲子日,汝輩豈知丁酉科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丁酉元日示兒
- 浙間筆工麻粟多,精藝惟數(shù)馮應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贈溧水楊老
- 仙經(jīng)已讀三千卷,古法曾持十二科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我欲屠牛窮建節(jié),君從歡燕小登科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嘲賀將仕二首
- 宮花野藥半相和,藤蔓參差惜不科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題崔駙馬林亭
- 龍飛唱第才俊多,健筆如君非甲科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叔達及第書走筆答之
- 容我力湔盧駱體,與君同赴閔顏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陶節(jié)推問疾
- 五湖散人張志和,讀霓不中原夫科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冒雨往玉照堂觀梅戲成長篇
- 洼逃危獻知奈何,小草還志元同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月華道中
- 濁富清貧分兩路,高眠不管吏徵科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述懷
- 掃白了無燒藥法,守玄不及力田科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除夕感興
- 蟶蝛淡菜暨車蛾,其實氣味俱同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食蛤蜊呈子駿明叔
- 儒林志業(yè)期千古,舊事慚君話決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答元珍見贈
- 試將風月共君哦,識處應須出舊科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次劉子融言詩之韻
- 富國不須搜粟尉,勸民當應力田科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劉機將仕韻
- 立身亦足顯父母,聲名不必登高科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老人生旦
- 父向石渠新拜職,子從金殿又登科。 -- 出自宋·刁衎·夢中詩
- 二千石濫知州事,三十年羞進士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五春寒吟七首
- 一篇跳出孫樵語,未應虛皇玉字科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紹興丁已二月三十日同晏元老馮應禮羅君瑞游
- 門閭世表曾顏德,榜帖人登晃董科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荷帶露香須緩折,酒無風韻莫輕科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千瘡百孔正難補,前月里正來催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聽野老所言
- 不慳屈宋楚人語,來試宗雷蓮社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蔣新臣秀才告別作句送之
- 鯉庭共稟詩書訓,隱巷齊登俊造科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詠華林書院
- 細看局度兼諸老,誰道人才各一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別常漢度知縣
- 愿得天公張綱羅,要令滅跡須嚴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憫旱
- 菑川起奉太常策,風雅先入光祿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大猷
- 丈夫志未酬,徒有沖冠發(fā),挽頭心科舉,與俗聊汩汩壯圖要有待,非久黔吾突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試石鼓墨得月字韻
- 商也天教生獨晚,為分一脈闡文科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卜子夏
- 玉鏡臺前棄脂水,深泉流汞尚盈科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李氏宮
- 明道二年同夏課,四人兩舉盡登科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寄澶州孫司理
- 忙忙筑城歸種禾,又恐無米供官科。 -- 出自明·程國儒·越城謠
- 封侯萬里寧非命,募士千金豈論科。 -- 出自明·柳溪府君·送湯公子應薦之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