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風吹波上寒,凄其感秋氣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
- 墨痕沁春雪,燈影搖秋霖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次李景山韻
- 君不見春初淮白魚,秋深黃雀兒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雁塔
- 迷心如可悟,身世付秋蓬。 -- 出自·陳昂·白云巖晚歸道中
- 一家寒露葉,萬事暮秋蟬。 -- 出自·陳昂·鏡中
- 山川沉月色,天地變秋聲。 -- 出自·陳昂·宿雙溪鋪
- 入室聞疏鐘,開門見秋潦。 -- 出自清·顧夢游·訪鄒滿字溪上
- 一息尚存猶道路,千秋所恃在江湖。 -- 出自清·萬壽祺·訪韓圣秋于烏龍潭,韓時將遠去
- 花華開已遍,白發臥秋天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九日登爾雅臺
- 全不管“行下春風有秋雨”,到后來他的寡婦孤兒又被人欺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銀河源源天上流,新秋織女望牽牛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三峽橋
- 北踏胡霜漢馬驕,千秋琴調思嬌嬈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蘄春聽琵琶五首
- 以詩博畫雖不費,要秋得冬如未完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和鄧慎思謝劉明復重畫道林秋景二首
- 木末有勁氣,淅淅如秋初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伏中作二首
- 門外流塵任自高,中秋好月來相伴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試院看月呈子駿明叔
- 道山不為人間設,千秋長鎮白玉京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秘閣觀唐法帖呈同舍諸公
- 苦霰悲風作斧斤,千秋松竹損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峰頂
- 瑞雪峨峨宮嚴明,千秋佳節會公卿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與龍節上壽
- 淺山迎暮黯,業葦得秋黃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同賦虎幀
- 凈碧不可唾,百里借秋拭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過湖偶書
- 舉頭望八荒,默與千秋期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閑居感懷(九首)
- 海龍邀早飯,山鹿進秋花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寄天香師
- 露冷風高天氣清,中秋月色更發明。 -- 出自宋·蔡權·夜坐
- 湖溪故人心,寒潭照秋月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送連惟馨之小湖兼簡程節推
- 長年諳獨宿,聽雨閉秋閨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慎思秋日同文館詩
- 永夏碧瓦藏綠暗,涼秋青山吐白團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鮮于晉伯三月病起二首
- 窗虛度清光,簾疏卷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凝香堂
- 不知何為爾,蕭瑟來秋聲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秋日送客梁山道中
- 潤得三晶林,獲待九秋霜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正二哥正三哥以詩賀雨次韻為謝
- 自聞有行色,愁云黯秋陰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鮮于運使西歸
- 遂令圣人情,亦同春秋散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贈張文饒
- 曙窗報晴色,寒葉語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寄石泉云間明府叔
- 瑯玕亦有實,期汝向秋成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題竹友軒
- 萬古南州人似玉,千秋曾子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徐祠曾碑久仆前山長胡端逸與士友共豎之邀予
- 香隨清晝永,山泣晚秋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妙寂寺
- 朔風攪宇宙,爆耳驚秋潮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康大雪
- 八月川原旱欲然,季秋連雨頓澄鮮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又次劉學錄韻
- 種菊繞庭砌,黃花俟秋芬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五月十二日閑中偶作
- 有容欺水國,無力舞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荷華
- 斷猿啼午夜,孤鶴唳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陳中·羅叢巖
- 寺深幽寂寂,四月似秋天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寺深
- 聞君戒明發,值此深秋時。 -- 出自宋·程端蒙·送次卿兄還新安
- 離亂不堪回首顧,春秋誰為掃墳廬。 -- 出自宋·淳于震先·憶故鄉
- 詞人正賞浯溪碑,千秋妖恨無人說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看花曲
- 客游吳楚地,最好是秋天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客游
- 定非夏侯衣,高堂掛秋月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閬風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
- 峻坂為牛力,炎天九秋襟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簡范經歷
- 油笠芒鞋筇一枝,晚秋天氣半春時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永康道中
- 人生行樂耳,何必千秋萬歲名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寄友
- 曉容收雨后,涼意送秋來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野外新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