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落日在高木,輝輝淡秋容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感秋六首
- 秋高思若為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汪正夫?qū)τ?/a>
- 秋蟬抱枝死,不敢鼓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秋聲
- 輕徭寬日力,橫費惜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仁宗皇帝挽歌辭四首
- 九日登臨雙闕邊,三秋感慨一尊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作
- 定心馴海鳥,詩語淡秋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霞長老
- 遙知相憶處,相憶對秋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晦之江樓小飲辱詩懷寄謹答來貺因以奉招
- 量形滄海狹,氣與素秋橫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知府張少卿
- 歸來婦翁家,春風(fēng)到秋霜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升甫三十韻
- 尚書洪范有皇極,春秋王道為權(quán)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通判國博中齋詩
- 相邀松下別,山意入秋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仲靈禪師以詩見邀輒走筆依韻附還使奉和
- 便擬幽尋隨杖屨,清秋幕府事文移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題靈泉觀閣
- 殘暑赴西雍,冉冉忽秋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徙居
- 荊楚風(fēng)煙,寂寞近、中秋時候。 -- 出自宋·李嬰·滿江紅·荊楚風(fēng)煙
- 夜靜月明溪水喧,先秋風(fēng)物已蕭然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張二十五游白龍溪甘水谷郊居雜詠七首
- 猶思挺直操,松柏凜秋霜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鮮于諫議挽詞二首
- 雨冷絺衣初覺單,清秋寓直玉堂寒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翰林寓直
- 白日浮丘仙袂遠,清秋范蠡片帆歸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呂通直致仕南游歸壽州
- 松柏飲歲寒,鵰鶚候秋陰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席上分韻送天覺使河?xùn)|以登山臨水送將歸為韻
- 懷歸雙劍路,極望九秋天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九日寄諸弟
- 偶攜千騎出,更為九秋停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游昆羅山寺二首
- 不道沉腰潘鬢、不禁秋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虞美人·酒闌敧枕新涼夜
- 古史書元意義存,春秋揭示更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元日
- 浮氣列下陳,天凈澄秋容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晨鐘動雷池望日
- 古義重金石,外物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三茅觀李仁父劉文潛員顯道趙溫叔崔子淵置酒
- 同上荷花落兮江色秋,秋風(fēng)嫋嫋夜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招魂
- 山中千頭奴,丹黃麗秋陽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次韻張伯子餉柑
- 雞孫當(dāng)歲稔,竹母值秋陰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山居十首
- 人同忍朝饑,神亦輟秋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
- 瓊也領(lǐng)蝤蠐,懿也目秋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陳用晦四首
- 攀催慟夷夏,悲淚作秋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壽皇圣帝挽章三首
- 雨足便晴夏田好,麥秋決可收全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答路監(jiān)岳
- 引領(lǐng)數(shù)仞墻,坐歷幾秋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章茂深安撫見寄
- 主人睨屋為翁指,方秋此屋猶在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高頭市
- 樂歲人家皆有酒,高秋天氣總宜詩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馬主簿二首
- 記扁舟,浮震澤,趁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水調(diào)歌頭·明月浸瑤碧
- 鼎鼐付佳實,終待夢秋時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水調(diào)歌頭·微雨眼明處
- 焉知三伏雨,已作九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雨多極涼冷
- 酒杯無浪與,醉醒是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八月四日仁甫行
- 四山翠合,一溪碧繞秋容靚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側(cè)犯·四山翠合
- 苦寂寞、離情萬緒,似秋后、怯雨芭蕉,不展愁封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塞翁吟·暮色催更鼓
- 直須明河水,盡洗千秋塵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七夕聞鵲
- 豈有一草木,而不知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變歐陽子秋聲
- 地平天成九功敘,今秋都筑沙堤路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堰上行上周憲
- 最難忘,西湖北渚澄秋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滿庭芳·雪滿貂裘
- 別離情味,自古不堪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元膺·驀山溪·溪堂歡燕
- 默默群動息,寒螿先秋嘩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夜坐
- 春花富紅紫,黃菊與秋宜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菊
- 義名如皦日,英氣凌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寄楊十三虞卿
- 勸汝無言歸舊谷,先秋番次候蟲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曉行聞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