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秋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城頭落暮暉,城外搗秋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臨江亭五詠
- 宵分卷前幔,臥視清秋月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泊舟貽潘少府
- 龍樓加命服,獬豸擁秋霜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
- 歸懷正南望,此夕起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新秋獨(dú)夜寄戴叔倫
- 十里水云吞半郭,九秋山月入千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尚書新創(chuàng)敵樓二首
- 早為千里別,況復(fù)是秋殘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殘秋送友
- 修心對閑鏡,明月印秋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
- 病容經(jīng)夏在,岳夢入秋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俞許二判官
- 我有一面鏡,新磨似秋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鏡詞
- 草生芒種后,葉落立秋前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月寒深夜桂,霜?jiǎng)C近秋松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秋晚信州推院親友或責(zé)無書,即事寄答
- 浸淫因重露,狂暴是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荷花
- 氣令煩慮散,時(shí)與早秋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賦得夜雨滴空階,送陸羽歸龍山(同字)
- 碧山與黃花,爛熳多秋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
- 凝弦停片景,發(fā)詠靜秋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月見呈
- 亂峰江上色,羨爾及秋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簡棲上人之建州覲使君舅
- 苦云搖陣色,亂木攪秋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李少賓赴舉
- 浮煙披夕景,高鶴下秋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對雨(其亭即使君所創(chuàng)
- 蟬聲靜空館,雨色隔秋原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錢拾遺歸兼寄劉校書
- 后代無其人,戾園滿秋草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古墳襄城野,斜徑橫秋陂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送云歸蓬壺,望鶴滅秋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
- 八月湖浸天,揚(yáng)帆入秋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鄭子寬棄官東游便歸女幾
- 忽驚行深幽,面落九秋井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古鏡
- 逍遙澄湖上,洗眼見秋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洞庭遇秋
- 蘭房燈燼青,獨(dú)宿知秋早。 -- 出自唐·李曄·八月辭
- 若非巾柴車,應(yīng)是釣秋水。 -- 出自唐·邱為·尋西山隱者不遇
- 清風(fēng)長入坐,夏月似秋天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玉臺體題湖上亭
- 閉門寂無事,滿院生秋草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長安秋夕(一作中秋感懷)
- 地卑多雨潤,天暖少秋霜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成都暮雨秋(一作秋雨)
- 晚云含朔氣,斜照蕩秋光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奉和秋日即目應(yīng)制
- 殿帳清炎氣,輦道含秋陰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奉和山夜臨秋
- 如裁一條素,白日懸秋天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瀑布
- 此時(shí)更役心腸,轉(zhuǎn)添秋夜夢魂狂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遐方怨·紅綬帶
- 記得去年寒食日,延秋門外卓金輪,日斜人散暗銷魂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(yùn)·浣溪沙·粉上依稀有淚痕
- 陰風(fēng)吹黃蒿,挽歌渡秋水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相和歌辭·挽歌二首
- 陰風(fēng)吹黃蒿,挽歌度秋水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古挽歌
- 蒙蒙百花里,羅綺競秋千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雜曲歌辭·春游曲三首
- 覆圖聞夜雨,下子對秋燈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寄棋客
- 已難消永夜,況復(fù)聽秋霖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通川客舍
- 宗黨相親離亂世,春秋閑論戰(zhàn)爭年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勝而又博學(xué)精富得以言談
- 歸去宜春春水深,麥秋梅雨過湘陰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作尉鄠郊送進(jìn)士潘為下第南歸(一本無題上四
- 乾坤生古意,草木起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滿路花/促拍滿路花
- 一頃新荷,坐間疑是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新荷葉
- 幾番經(jīng)夜雨,一半是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落葉
- 高柳蟬嘶,采菱歌斷秋風(fēng)起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點(diǎn)絳唇·高柳蟬嘶
- 民在華胥正樂康,高秋實(shí)雁指衡陽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詩
- 清夜獨(dú)吟牛渚月,高秋時(shí)望帝鄉(xiāng)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(jì)贈
- 云鬢翠緌徒自許,先秋楚客已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館中新蟬
- 三殿夜簽傳漏箭,九秋霜籟入風(fēng)琴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直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