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后伏火猶在,先秋蟬已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解秋十首
- 日月復照耀,春秋遞寒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競渡
- ǖ暝色依陵早,秋聲入輅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
- 經雨籬落壞,入秋田地荒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景申秋八首
- 春晝五湖煙浪,秋夜一天云月,此外盡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水調歌頭·富貴有馀樂
- 蘆葦蕭蕭野渚秋,滿蓑風雨獨歸舟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廿四首
- 大衾長枕共春秋,斗雞走狗連朝夕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五王夜燕圖
- 白露蒹葭八月秋,征鴻又作稻梁謀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征鴻圖
- 一舉青云在早秋,恐君從此便淹留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湜下第歸衛州便游河北
- 片雨三江道,殘秋五葉湖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江陵元司錄
- 萬里盤根植,千秋布葉繁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橘
- 御熱含風細,臨秋帶月明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扇
- 十年倡家婦,三秋邊地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倡婦行
- 牛渚磯邊渺渺秋,笛聲吹月下中流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牛渚
- 人間何苦又悲秋,正是傷春罷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好事近·夜起倚危樓
- 背日丹楓,到眼秋光如許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掃花游·疏林掛日
- 晚涼團扇欲知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南柯子/南歌子
- 誰將玉笛弄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鄂州南樓
- 萬里孤臣致命秋,此身何止上漚浮!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會同館
- 瘦草蕭疏已似秋,盤陀山骨束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宣化道中
- 寂寥春事冷於秋,雨打風吹斷送休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春晚偶題
- 西北浮云卷暮秋,太行南麓照封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太行
- 竹西歌吹荻花秋,遺老垂洟送遠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石湖芍藥盛開,向北使歸,過揚所時,買根栽
- 雙娥一去三千秋,粉篁春淚凝古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神弦
- 靨朱眉翠喜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浣溪沙
- 蓮開欲遍,一夜秋聲轉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清平樂·蓮開欲遍
- 應為詩人多怨秋,花意與消愁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武陵春·綠蕙紅蘭芳信歇
- 蓮葉雨,蓼花風,秋恨幾枝紅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燕歸梁·蓮葉雨
- 再得來時已變秋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長相思·沙棠舟
- 算宋玉、未必為秋悲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紅羅襖
- 上陽花木不曾秋,洛水穿宮處處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上陽宮
- 合歡葉墮梧桐秋,鴛鴦背飛水分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離曲
- 邙風噫孟郊,嵩秋葬盧殷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盧殷
- 臥冷無遠夢,聽秋酸別情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夕貧居述懷
- 北風雁急浮清秋,萬里獨見黃河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王昭君歌
- 樹色應無江北秋,天涯尚見淮陽月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江樓送太康郭主簿赴嶺南
- 向老三年謫,當秋百感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月下呈章秀才(八元)
- 盡室今為客,驚秋空念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宿嚴維宅送包佶(一作皇甫冉詩)
- 故山南望何處,秋草連天獨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陸澧還吳中(一作李嘉祐詩)
- 蔓草生來春復秋,碧天何言空墜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漢武帝雜歌三首
- 河漢,河漢,曉掛秋城漫漫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曲歌辭·宮中調笑
- 別思方蕭索,新秋一葉飛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榆次林明府
- 首夏辭舊國,窮秋臥滁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齋感秋,寄諸弟
- 知掩山扉三十秋,魚須翠碧棄床頭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秦十四校書(秦系)
- 銅雀春情,金人秋淚,此恨憑誰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酹江月 驛中言別
- 一別迎鑾十八秋,重來意氣落旄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松曉清風濕,荷秋流水香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江行
- 結屋南陵三十秋,田園舊隱隔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龔用和
- 登臨意惘然,千秋一拭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燕城第九十六
- 城中賢府主,千秋萬歲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李安撫芾第四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