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江南為客正悲秋,更送吾師古渡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江南送左師
- 舊跡依然已十秋,雪山當面照銀鉤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三川驛伏覽座主舍人留題
- 猶自怨鄰雞,道秋宵不永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十日懸戶庭,九秋無衰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葛衣斷碎趙城秋,吟詩一夜東方白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酒罷,張大徹索贈詩。時張初效潞幕
- 獨睡南床月,今秋似去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莫種樹
- 鳴流走響韻,壟秋拖光穟.鶯唱閔女歌,瀑懸楚練帔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昌谷詩〈五月二十七日作。〉
- 高閣切星辰,新秋照牛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山寺
- 莫言草木未知秋,今日風云已自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日
- 高興寄日月,千秋伴烏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詩行於世先春秋,國風變衰始柏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哭梅圣俞
- 明時君尚富春秋,豈比衰翁遠自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又次葉致遠韻二首
- 不朽在名德,千秋想其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一顧林亭
- 犖犖漢守孫,千秋起相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文學士倅邛州
- 芙蕖耐夏復宜秋,一種今年便滿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芙蕖
- 慘淡淮山水墨秋,行人不飲奈離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陳景初
- 一日鳳鳥去,千秋梁木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雱祠堂
- 槐陰過雨盡新秋,盆底看云映水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懷府園
- 北山朝氣澹高秋,欲往愁沾獨少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欲往北山以雨止
- 神戰異人間,千秋為儵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躍馬泉
- 頹城百雉擁高秋,驅馬臨風想圣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中牟
- 日夜沐甘澤,春秋等芳叢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雜詩五首
- 天地英雄氣,千秋尚凜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蜀先主廟
- 庭晚初辨色,林秋微有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感秋涼見寄
- 游夏無措詞,陽秋垂不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
- 織女分明銀漢秋,桂枝梧葉共颼飗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夜安國觀聞笙
- --白居易鵲頂迎秋禿,鶯喉入夏瘖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云霧難披
- 習戰邊塵黑,防秋塞草黃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
- 隱幾閱吹葉,乘秋眺歸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緱山西峰草堂作
- 婦姑城南風雨秋,婦姑城中人獨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
- 縹緲仙舟,只似秋天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水浸秋天風皺浪
- 詩老類秋蟲,吟秋聲百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秋懷二首寄圣俞
- 羽龠興東序,春秋紀上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早赴府學釋奠
- 曾向齋宮詠麥秋,綠陰佳樹覆墻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齋宮感事寄原甫學士
- 介如廉退士,驚秋猶在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鶴聯句
- 一雨郊圻迥,新秋榆棗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陪府中諸官游城南
- 爾來相距三千秋,晝藏夜出如鵂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鬼車
- 舞困榆錢自落,秋千外、綠水橋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滿庭芳·曉色云開
- 泠風三伏是清秋,雖有炎蒸不汝留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黃冕仲寄題延平泠風閣
- 仙翁看月三百秋,江波日去月不流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江月樓
- 云月娟娟淮海秋,隋家池上共浮游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與倪老伯輝九曲池有懷元龍參寥
- 若耶溪邊天氣秋,采蓮女兒溪岸頭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采蓮
- 茫茫曉日下長秋,哀歌未斷城鴉起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雜曲歌辭·楊白花
- 林邑山連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柳州寄京中親故
- 鬢如蟬,寒玉簪秋水,輕紗卷碧煙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女冠子·含嬌含笑
- 象尺熏爐未覺秋,碧池已有新蓮子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織錦詞
- 皎鏡方塘菡萏秋,此來重見采蓮舟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崔公池亭舊游
- 月出西南露氣秋,綺羅河漢在斜溝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池塘七夕
- 還笑長門賦,高秋臥茂陵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一公精舍
- 十年分散劍關秋,萬事皆隨錦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贈蜀府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