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霜枝凋翠雁橫秋,莫倚危樓動旅愁。 -- 出自宋·程琳·和答劉夔詠茱萸
- 憶昔經(jīng)行古十秋,重來創(chuàng)見古東樓。 -- 出自宋·程以謙·游涪溪
- 春夏猶自可,人秋始難當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饑旱
- 五月錢塘風雨秋,懷人頻倚面山樓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杭城風雨中簡子昂
- 流水山間只似秋,碧天無雨自颼颼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育王涵秋亭
- 驪駒向前路,高秋不留行。 -- 出自宋·戴震伯·送趙侯之任
- 梅信傳黃麥正秋,征衣拌擻去難留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別金華朱丞
- 藏春絕嚴風,生秋無畏日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山詰石室清坐
- 擁岸芙蓉媚晚秋,敗荷顛倒雨初收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漕司君子堂把酒
- 多病侵尋鬢欲秋,自慚何止四宜休。 -- 出自宋·董居誼·靈仙觀和危驪塘韻
- 雁聲驚起一江秋,萬里無云掛明月。 -- 出自宋·篤世南·題趙千里夜潮圖卷
- 我欲浩歌痛飲秋風前,仰視星斗奕奕紛羅駢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七夕歌
- 念我奉慈親,春秋垂八秩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步自玉局會飲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
- 所以獲麟筆,有秋斯有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
- 稍覺愁眉展,初秋夜欲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旅悶十首
- 月旦須終定,陽秋豈易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虛谷志歸十首
- 子午參同契,春秋類是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怪夢十首
- 江海諸州縣,新秋卷颶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風亙古所無二首
- 一年不似一年秋,漸衰漸老成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今秋行
- 去歲別新正,今秋尚未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趙揭陽北上
- 《離騷》曰紉秋蘭以為佩,秋蘭兮蘼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沈伯雋所藏趙子昂墨蘭
- 盛夏關(guān)防少,深秋證候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重陽后秋感
- 槁梧策策晚風秋,始覺天邊雨意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三十日漢臣置酒次日有詩次韻
- 暗想田塍上,禾秋蚱蜢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二十日雨
- 太平村落豐年秋,只欠耳邊聞晚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朱仲華百牛圖
- 空庭碧天天闊,秋色極瀟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夜有客攜酒
- 郊行胸次爽于秋,歲稔天寬百姓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金漢臣五城道中
- 年長山僧五十秋,每攜詩卷過吾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芝田上人子虛二首
- 陶公愛菊滿園秋,甚欲持醪竟靡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·一曰秋菊
- 吳由今年十分秋,各執(zhí)稻穗朝厥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松江使君張周卿致泖口蟹四十輩
- 江海逾千里,春秋近七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鶴田李元暉至
- 日夜新花發(fā),春秋老樹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觀圃
- 睦齋杭邸兩中秋,依□懷人夜搔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
- 慣從客里換春秋,愧見平生馬少游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兼山會食
- 洞口迷離春復秋,幾人幽賞賦來游。 -- 出自宋·方日升·桃花洞
- 丹崖石氣凝高秋,碧溪上引天河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士繇·丹崖
- 從今懷抱如冰秋,閉閣燒香伴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(guī)·繼而稍時禱而復雨喜而作詩
- 即是瀟湘一片秋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野宿
- 公之化兮,春雨秋陽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送傳倅
- 風拂烏紗兩鬢秋,李陽溪上夜停舟。 -- 出自宋·高邁·夜泊李陽驛
- 今年處處皆有秋,何故天臺大水獨無一粒收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官田行
- 桑蠶有歲麥有秋,十里欣欣人足欲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周子車喜雨
- 圣人戒要君,春秋罪同弒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要君
- 友鶴仙人當暮秋,詩來開卷風颼颼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劉養(yǎng)源見寄
- 小雨山寒占麥秋,溪南溪北水交流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義烏道中二首
- 水竹帶左右,春秋燕晨夕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渭南考室
- 西風攪雨十分秋,誰駕秋濤汗漫游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睡起
- 百勝終歸死,一秋空自忙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觀鬭蟠蟀有感
- 窮甿愁嘆聲,深秋聽蛩螀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用前韻
- 州縣徒勞耳,春秋奈老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