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門前朝暮,無情秋月,有信春潮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春日湖上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雪峰古*冷于秋。 -- 出自元·吳鎮·酒泉子 鴛湖春曉(在縣西南三里真如寺?
- 江空歲晚,故園秋老,行色莫依違。 -- 出自元·薛昂夫·太常引 題朝宗亭督孟博早歸 以上三首見元草
- 風俗傳雞卜,春秋祀馬人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桂林風謠二首
- 晚節看黃菊,清秋倚碧筠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送館主朝憲使之淮西四十韻
- 揚州城高云氣秋,八公騎鶴時下游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楊子第八港韓氏十景卷
- 天地英雄恨,春秋父老情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九江廟
- 太康去秦六百秋,子孫生長不知憂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
- 客懷處處不宜秋,秋到梧桐動客愁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客懷
- 微雨點月漢宮秋,水殿疏螢黑處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便殿沉沉永巷秋,宮中擊拂最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峨眉多雨雅江秋,溢岸清波入郡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句
- 寒注冷浸一江秋,分明寫出瀟湘軸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江上雙舟摧發
- 空余王氣秣陵秋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浣溪沙
- 震澤煙波迥,高秋風雨繁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太湖避兵
- 白帝城中客,清秋碧海旁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贈張鳴善
- 白發三吳客,清秋泗水邊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泗州書懷
- 青桐玉井一葉秋,滿城寒砧星物換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榆塞嘆
- 歡宴豐時豫,千秋焉可忘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懷往(二首)
- 風流俎豆自千秋,松風菊露梅花雪。 -- 出自明·張明弼·六賢祠
- 乃翁催我傳春秋,乃我書成已合眸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謝余子京驤惠詩
- 屋成一百六十秋,來歷無從詢鐵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題黃子正易軒
- 老夫弱冠奇一秋,飄零平問君平卜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贈高待聘
- 恰已論心四十秋,朱顏化作素絲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暮秋閏月平步樓口占
- 阿婆才小三五秋,卜婚日者神無敵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丘叔喬八十
- 西風颯颯桂林秋,萬疊云山舜洞幽。 -- 出自元·呂思誠·舜洞秋風
- 明代誰招隱,深秋自卜居。 -- 出自宋·釋文兆·送惟鳳師之終南
- 伏枕誰相問,中秋月又圓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君復處士棲大師夙有玩月泛湖之約予以臥病致
- 病負中秋約,殘秋月自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九月望夜招處士林君泛湖玩月
- 姑蘇臺畔樹含秋,蟬噪西風雨乍收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僧歸姑蘇
- 五月茆堂臥,窮秋疾未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久病
- 獨下層巒景物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出道場山途中作
- 琥車芝駕儼清秋,微雨侵宵助涕流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冷于陂水淡于秋,遠陌初窮見渡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池·行色
- 鶗鴃三驚楚澤秋,回腸更用斛添愁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寄許師孟
- 一夕歡娛鳳帳秋,曉天歸駕待瓊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七夕三首
- 歲晏巢鵀逝,天秋吊鶴來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詞二首
- 倏忽徂炎罷,驚秋自此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立秋后一日涼風蕭瑟便若感人
- 粉闥仙郎鬢未秋,懿文精力允僉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職方張員外領荊湖北漕
- 脩曲少城偏,臨秋坐眇然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北樓晚景
- 史記金藏匱,春秋玉作杯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晨興讀書
- 幾歲江南樹,高秋洛涘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中丞晏尚書西園石楠紅葉可愛
- 楚客才多不奈秋,長安赴集苦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巢邑孫簿兼過江南家墅
- 唐室衣冠四百秋,元和臺省盡名流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柳州
- 寒光萬頃淡高秋,粉壁朱欄凈客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練江亭
- 黃花和露作深秋,志士臨風惜壯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謝處州鄉人二首
- 江漢兵余八十秋,后生誰及見前修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狄彥哲云溪隱居二首
- 度夏留巴國,開秋迓蜀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
- 女弟歸越人,季秋迨其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三山磯答漁父歌
- 隔日意猶凄,三秋間何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擬送陳正己赴沅江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