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九十日秋色,今秋已十分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中秋月(一作瘳凝詩)
- 霜髭擁頷對窮秋,著白貂裘獨上樓。 -- 出自唐·張為·漁陽將軍
- 陵柏無心竹變秋,不能同戚擬同休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三代門子牙妻
- 入海浮生汗漫秋,紫皇高宴五云樓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齡·上清辭五首
- 碧蓋緗葩映素秋,此中蘭櫂好銷憂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采蓮女
- 風雨蕭蕭旅館秋,歸來窗下和衣倒。 -- 出自唐·韓熙載·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
- 一入華陽洞,千秋那可尋。 -- 出自唐·潘佑·送許處士堅往茅山
- 誰貢和親策,千秋污簡編。 -- 出自·李中·王昭君
- 星河耿耿正新秋,絲竹千家列彩樓。 -- 出自·李中·七夕
- 長涯煙水又含秋,吏散時時獨上樓。 -- 出自·李中·登下蔡縣樓
- 帝京風景不曾秋,萬戶千門夜更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觀燈玉臺體十首
- 今夜銀河萬里秋,人言織女嫁牽牛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陳侍郎宅觀花燭
- 懸圃清虛乍過秋,看山尋水上茲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虛閣
- 微云疏雨淡新秋,曉夢依稀十二樓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和八日
- 露白蟾明又到秋,佳期幽會兩悠悠,夢牽情役幾時休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浣溪沙
- 閑庭欹枕正悲秋,忽覺新編涴遠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酬勾評事
- 不及江陵樹,千秋長作林。 -- 出自唐·劉夷道·傷死奴
- 高柳螀啼雨后秋,年光空感淚如流。 -- 出自唐·吳商浩·水樓感事
- 別夜俱聞雨,殘秋自出門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別所知
- 多暇知無事,新秋合有詩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東陽王明府
- 自夏評詩遍,經秋掃葉頻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招阮山人宿
- 久客難為別,窮秋況未歸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別楊塤
- 云夕荊臺暗,風秋郢路寒。 -- 出自唐·鄭德玄·晚至鄉亭
- 寒暑功前定,春秋氣可推。 -- 出自唐·杜周士·閏月定四時
- 對此喜還嘆,幾秋還到今。 -- 出自唐·李勛·泗濱得石磬
- 仙家無夏亦無秋,紅日清克滿翠樓。 -- 出自唐·曹文姬·送春
- 星垣松殿幾千秋,往往笙歌下天半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題醴陵玉仙觀歌(一作靈一詩)
- 不到終南向幾秋,移居更欲近滄洲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丹陽浦送客之海上
- 畹靜風吹亂,亭秋雨引長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蘭
- 沐浴前朝像,深秋白發師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寄興善寺崔律師
- 看獻千秋樂,千秋樂未央。 -- 出自唐·廣宣·早秋降誕日獻壽二首應制
- 當夏陰涵綠,臨秋色變紅。 -- 出自唐·廣宣·寺中柿樹一蒂四顆詠應制
- 玉扇畫堂凝夜秋,歌艷繞梁催莫愁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苦熱行
- 邊邑鴻聲一例秋,大波平日繞山流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登樓
- 珠露金風下界秋,漢家陵樹冷修修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嘗憶江都大業秋,曾隨鑾蹕戲龍舟。 -- 出自唐·方壺居士·隋堤詞
- 滄海成塵幾萬秋,碧桃花發長春愁。 -- 出自唐·蜀宮群仙·王母
- 河漢雖云闊,三秋尚有期。 -- 出自唐·織女·贈郭翰二首
- 洞庭風軟荻花秋,新沒青娥細浪愁。 -- 出自唐·水府君·與鄭德璘奇遇詩
- 人情易變如三秋,君恩覆水不可收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秋扇行
- 百谷盈成后,三秋假樂時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田里
- 黃花今後,才是秋光暮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清平樂 閨重九宋翔卿席
- 浮空霽色,江涵秋影雁初飛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婆羅門引 重陽與元帥竇子溫暨眾友東城賞菊
- 涼天佳月即中秋,更有個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鵲橋仙 宴胡安常侍御家
- 萬里天浮水,三秋露洗空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
- 黃陵祠下雨聲秋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瀟湘夜雨
- 別時猶記,眸盈秋水,淚濕春羅。 -- 出自元·趙雍·人月圓·人生能幾渾如夢
- 恨鎖春山,嬌橫秋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國器·踏莎行 玉頰啼痕 復古詩集五
- 絳河明月,到中秋、不比尋常三五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念奴嬌 寄蕭善云
- 好在九華煙樹,秋浦沙鷗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望月婆羅門引 江上晚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