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冥冥細雨濕高秋,花底歌前也合愁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舟過三郡率值風雨呈同行沈氏昆仲
- 遐想靈椿慶,春秋合幾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何太宰生日二首
- 黃葉無風自落,秋云不雨長陰。 -- 出自宋·孫洙·河滿子·悵望浮生急景
- 云斷長空葉落秋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散天花·云斷長空葉落秋
- 一紀依林壑,千秋隔履綦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司馬溫公挽詞五首
- 剪出瀟湘一片秋,動搖君手向空流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水紋扇
- 多病心牢落,驚秋鬢颯然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多病
- 赤闌橋上攬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定風波·千疊云山萬里流
- 轉頭不覺已三秋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定風波·共喜新涼大火流
- 不負山城九日秋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南鄉(xiāng)子·晴日亂云收
- 漸老人、不奈悲秋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行香子·風物颼颼
- 白露幾時下,涼秋晚蕭蕭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窺園
- 洛水微寒淡晚秋,坐教風雨打船頭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舟行對菊寄智夫侄
- 霜枝凋翠雁橫秋,莫倚危樓動旅愁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和劉侍郎九日登女郎臺
- 涼生河漢一天秋,問此會、今宵孰勝。 -- 出自宋·謝懋·鵲橋仙·鉤簾借月
- 細雨蕭蕭變作秋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浣溪沙
- 應是梧桐影下,秋風蹙碎眉山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清平樂·江沙帶濕
- 林塘過雨不勝秋,萬蓋跳珠寫碧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
- 彌旬不見便三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黃仲秉喜雨
- 曉風獵獵笛橫秋,澤國名山九日游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
- 若人別去已經秋,卻見山間翰墨留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有懷安國
- 還軫蓬丘俄十秋,恍開此帖揩病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石湖兩帖還李推官
- 冰壺炯炯當九秋,巖電熠熠懸雙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趙排岸兼簡汪尉
- 羨公椽筆銜陽秋,黃鐘大呂豪端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暗用古人名詩寄程帥
- 憶昔涂抹鬢未秋,著書初不緣窮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赴省七子
- 閑里相看兩鬢秋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浣溪沙
- 雨閣云流小院秋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浣溪沙
- 清江社雨初晴,秋香吹徹高堂曉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水龍吟·清江社雨初晴
- 便匹馬、蹴踏高秋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上西平/金人捧露盤
- 迤邐點破,澄江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李甲·吊嚴陵·蕙蘭香泛
- 今年不及去年秋,十頃曾無半畝收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題假面鋪
- 寂歷古關道,早秋生曉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寂歷古關道二首
- 下車始授政,季秋末徂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
- 候蟲呻吟而競秋兮,熠燿夕飛而流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嗟美人詞
- 世稱淵華者,春秋華實敷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也應似舊,盈盈秋水,淡淡春山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眼兒媚·樓上黃昏杏花寒
- 湖光山色共爭秋,一點塵埃無覓處。 -- 出自宋·趙企·秋日泛西湖
- 冷漿庭巷四時秋,巧拙時情不解謀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寄舍弟二首
- 短晷西風冷,殘秋令節(jié)頻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重陽近有作
- 璧月塵昏瓊樹秋,無從百媚一回眸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觀前古美人圖
- 西風庭院不勝秋。 -- 出自宋·廖剛·滿路花/促拍滿路花
- 玉人元自不禁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虞美人·千山青比妝眉淺
- 應吟紅葉送清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虞美人·文昌郎自文無比
- 眼波橫注楚江秋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浣溪沙
- 皓月當軒高掛,秋入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婆羅門引·漲云暮卷
- 皓月堂軒高掛,秋入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楊景·婆羅門引·帳云暮卷
- 黃菊才芳,未覺秋光老。 -- 出自宋·張綱·鳳棲梧/蝶戀花
- 獨活他鄉(xiāng)已九秋,剛腸續(xù)斷更淹留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藥名一絕
- 首夏霜淫似早秋,坐邀車馬愧無由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雨中暖房韻
- 霜葉搖風九月秋,披披歸袖挽難留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張季平歸永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