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堪恨歸鴻,情似秋云薄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點絳唇·清夜沈沈
- 宜歌宜笑不妨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浣溪沙
- 潦水似譏酒淺,秋云如妒蟾明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臨江仙·潦水似譏酒淺
- 白頭潘令一年秋,有酒恨無客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好事近·君到共黃花
- 卻送行人一夜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南鄉子·濃綠暗芳洲
- 陰濃綠暗,正麥秋、猶衣羅衣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新荷葉
- 云間未放月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壽張守
- 洗車微雨濕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鷓鴣天·烏鵲橋邊河漢流
- 碧梧和露滴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江城子·碧梧和露滴清秋
- 江北江南幾度秋,夢里朱顏換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卜算子·江北上歸舟
- 早是霜華兩鬢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一剪梅/一翦梅
- 年年星漢踏清秋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鷓鴣天·云步凌波小鳳鉤
- 冷香霏、煙雨晚秋意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月上海棠 用前人韻 以上五首見中州樂府
- 題詩把菊負清秋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鷓鴣天·手段慚非五鳳樓
- 憂來一日抵三秋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鷓鴣天·豪氣消磨百尺樓
- 誰能皮里更陽秋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鷓鴣天 重九日用遁庵兄韻
- 美人清唱眼波秋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·酒滿金尊客滿樓
- 西風簾幕卷清秋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 九日寄彥衡濟之,兼簡仲堅景純二弟
- 龍鐘詩骨不禁秋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 彥衡諸君皆有和章。
- 半竿落日半江秋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漁歌子 滏水集三
- 道人謫世三千秋,手把一枝青玉虬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五湖游
- 太子奔城父,千秋憶奮揚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放麑詞
- 故宮搖落楊柳秋,客子于邑山陽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篳篥吟
- 神弦夢入鬼工秋,湘山搖江江倒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猩猩胡琴引
- 別來已及三百秋,游遍乾坤第十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忽見邯鄲道,千秋萬歲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邯鄲道
- 龍飛鳳舞九山秋,不掩諸公富貴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黃彥美元帥憂字韻詩賦思邈明府
- 紅塵巴馬四百秋,五城步障五花球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三閣圖
- 皇帝十有二載秋七月,紅兇西來寇西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鐵槍封萬戶至正壬辰七月二十日破賊于杭余嘗
- 蛾眉顰處不勝秋,長帶芙蓉小苑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宮詞(十二首)
- 蜀魄春多,塞鴻秋遠,無限離情老不堪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沁園春 泉南初度,伯時將北歸,諸友宴次,
- 嬌波頻送,恍如秋水涵影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百字令 眉間雁
- 行吟坐嘯獨悲秋,海霧江云引暮愁。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秋日雜感
- 垂老黃州客,高秋赤壁船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題蘇子瞻游赤壁圖
- 直氣不得發,逢秋吐商聲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湖南歸粵
- 一片月色古,千秋松影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博士宿煙霞觀
- 旅館知相憶,新秋有雁聲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周生往雷州
- 芙蓉仙掌驚高秋,雄雷掣碎銅蛟髓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郊居生銅仙辭漢歌
- 入宮新拜大長秋,歌舞平陽夜不休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流落人間二百秋,蒼龍化去青天愁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鐵笛歌(有序)
- 明月帝靈在,高秋天宇空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送高伯宗梁公實二比部祭陵廟
- 潦倒邱園二十秋,親炊葵藿慰余愁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內人生日
- 莫更傷心,可憐秋到,無聲更苦。 -- 出自清·項鴻祚·水龍吟 秋聲
- 只有垂楊,不放秋千影過墻。 -- 出自清·項鴻祚·減字木蘭花 春夜聞隔墻歌吹聲
- 蟪蛄寧識春與秋,金蓮鞋子玉搔頭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為滬學會撰文野婚姻新戲冊既竟系之以詩
- 剩水殘山故國秋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秋柳
- 共此歡娛事,千秋樂未央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麟德殿宴百僚
- 暗發三泉山,窮秋聽騷屑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夜發三泉即事
- 窗暗網羅白,階秋苔蘚黃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相和歌辭·班婕妤
- 鐃管隨征旆,高秋上遠巴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送盧使君赴夔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