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時登闕里受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懷寄樞密王左丞
- 宴坐禪林度幾秋,忽思歸養指營邱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慧初道人歸青州養親
- 抱璞曾三獻,悲秋忽二毛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章琮赴廣州東莞簿
- 逆旅重陽節,窮秋萬里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重陽日憶遠
- 蘭茝空悲楚客秋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鷓鴣天·蘭茝空悲楚客秋
- 探支明月作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定風波·千步長虹跨碧流
- 一尊同得二年秋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定風波·斜漢初看素月流
- 關塞煙塵二十秋,適持使節海山頭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
- 一夜西風旅雁秋,背身調鏃索征裘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絕句
- 風緊云輕已變秋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南鄉子·天外雨初收
- 海燕春歸,江鴻秋邁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踏莎行·梅壓宮妝
- 金井梧桐飛報,秋期近也,烏鵲成橋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玉蝴蝶·金井梧桐飛報
- 一聲新雁一聲秋,獨向江樓倚莫愁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倚樓
- 一舸風帆放晚秋,訪君幽巷卜淹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比訪叔才旋蒙賜詩以貧不能留客為愧次韻
- 朅來閩越再經秋,聞道軒名涎已流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無題
- 一別帝城今幾秋,憂時不復為身謀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方帥務德生朝三首
- 黃云看即變成秋,春事余寒得少留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次蕪徽明諸公韻三首
- 天上玉麒麟,橫秋爽氣新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代懷祖上舅氏
- 徙倚山堂晚,悲秋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秋懷四首
- 橘柚垂紅百觀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同詹明誠傳茂元游晞真館有詩因次其韻
- 鶴駕騰空春復秋,淡煙寒日鎖林丘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挹山亭張子猷絕句
- 寒聲蕭蕭霜葉秋,石路磽確穿林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同原仲成元致和入開善
- 亂離契闊三十秋,筆意與人俱老大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吳傳朋游絲帖歌
- 澄江曉碧,君山秋靜,人與江山俱秀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鵲橋仙·澄江曉碧
- 瘦骨從來不奈秋,一夜秋如許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卜算子·續續露蛩鳴
- 斗草褰衣濕翠,秋千瞥眼飛紅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烏夜啼·漾暖紋波颭颭
- 明月垂虹幾度秋,短蓬長是擊人愁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松江別詩
- 窗間試與,閑培秋事,聊寄幽悰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小闌干/少年游
- 莫教辜負菊花秋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鷓鴣天·家在東湖湖上頭
- 芙蓉院宇,露下秋容瘦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洞仙歌·芙蓉院宇
- 正寒城、風雨怨秋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戀繡衾
- 空余此余基,千秋泣禾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阿房宮故基
- 兩鬢蕭蕭不耐秋,興來今日謁公侯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張平章席上
- 已覺蕭疏,更堪秋夜永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齊天樂 螢
- 一室秋燈,一庭秋雨,更一聲秋雁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醉蓬萊 歸故山
- 美盼嬌回碧水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彩幡金勝
- 千里湖山照眼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鄉子·風急斷虹收
- 三板松舟,一篙秋水,百里淮山無暫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沁園春·城郭蕭條
- 灊皖歸來麥已秋,相從時說白云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西風搖落黃花秋,江城有蟹供拍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慶資深康樂園四詠
- 一別成均十九秋,斷腸千里致書郵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書懷
- 力田孰若逢有秋,異哉甯戚親飯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蘇養直飯牛歌
- 豈敢貪懷璧,春秋戒越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陳勉仲勉仲寄示諸公所和黃字韻詩軸且責其
- 誰令一日如三秋,仁人方念淮南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冬不雪春苦雨外臺為民心惻檄郡請禱於法輪應
- 天宇澄清桂影秋,騷人乘興欲登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春卿秋夜對月
- 鬢邊殘雪幾春秋,自說生來不解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清江曲追和魯直韻
- 望仙花草自春秋,怊悵六龍歸未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天寶歌和魏定公文次韻
- 蘭菊雖異芳,春秋莫予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阜卿為湯與立壽次韻
- 壺天澄爽露華秋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西江月·醉伴三千珠履
- 蕭瑟西風滿院秋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南鄉子·霜月晚云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