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風雨寂歷蘆荻秋,梧桐落盡斜陽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客一首送真侍郎
- 熱不能堪又便秋,天公底暇與人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迎秋
- 中興用蜀九十秋,咄哉求劍空刻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用蜀行送徐隆慶守金州
- 經始西風八月秋,桃花春漲已無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徐云叟賦桃源無腳橋
- 樂天隨分足,吾秋老田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立雪
- 竹外飛花隨晚秋,樹頭幽鳥試春聲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歲除登岝崿山精舍
- 中夜囹圄深,初秋縲紲久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
- 中夜鼓鐘靜,初秋漏刻長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太學貽張筠
- 朝夕既論思,春秋仍書事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陸著作挽歌
- 林晚鳥雀噪,田秋稼穡黃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
- 鳥外塵中四十秋,亦曾高挹漢諸侯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久別無消息,今秋忽得書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高真動二首
- 已有天臺約,深秋必共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游天臺
- 久住寒山凡幾秋,獨吟歌曲絕無憂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幽歡不盡告別,秋河悵望平明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六言三首
- 西嶺松聲落日秋,千枝萬葉風颼飗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琴曲歌辭·風入松歌
- --李令從倦客經秋夜共歸,情多語盡明相顧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李司直令從荻塘聯句
- 雄鎮廬霍秀,高秋江漢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李喻之處士洪州謁曹王
- 惜別心能醉,經秋鬢自斑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韋湛判官
- 朗日風雨霽,高秋天地清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云母泉詩
- 搖落江天欲盡秋,遠鴻高送一行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江樓閑望懷關中親故
- 昔我睹云夢,窮秋經汨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湖中古愁三首
- 萬里胡天海寒秋,分明彈出風沙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王內人琵琶引
- 萬戶砧聲水國秋,涼風吹起故鄉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秋登涔陽城二首
- 大河平野正窮秋,羸馬羸僮古渡頭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黃河曉渡
- 荒徼辰陽遠,窮秋瘴雨深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辰州建中四年多懷
- 宋玉亭前悲暮秋,陽臺路上雨初收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題宋玉亭
- 國破無家信,天秋有雁群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聞顏尚書陷賊中
- 上馬隨匈奴,數秋黃塵里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苦哉行五首(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
- 江干入夜杵聲秋,百尺疏桐掛斗牛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秋月(一作江城秋夜)
- 首夏別京輔,杪秋滯三河。 -- 出自唐·魏征·暮秋言懷
- 久臥長安春復秋,五侯長樂客長愁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長安游
- 少年初拜大長秋,半醉垂鞭見列侯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公子行
- 家在荒陂長似秋,蓼花芹葉水蟲幽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寄周惲
- 待月調新弩,防秋置遠營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橫吹曲辭·出塞曲
- 乘月調新馬,防秋置遠營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出塞
- 誰謂潁陽人,千秋如比肩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讀后漢逸人傳二首
- 隴水潺湲隴樹秋,征人到此淚雙流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塞下曲五首
- 颼颼風冷荻花秋。 -- 出自宋·李重元·憶王孫·颼颼風冷荻花秋
- 風雨瀟瀟似晚秋,鴉歸門掩伴僧幽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柳州開元寺夏雨
- 別來隋柳幾經秋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灑泉子
- 梅夏暗絲雨,麥秋扇浪風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南歌子·梅夏暗絲雨
- 近綠水、臺榭映秋千,斗草聚、雙雙游女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三臺·見梨花初帶夜月
- 微涼初破候蟲秋,露草螢光已不流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宿酂侯鎮
- 莫閑愁,一半悲秋,一半傷春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高陽臺·紅入桃腮
- 太姒徽音盛,長秋命數崇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德皇太后挽歌詞五首
- 按部朱轓遠,悲秋素發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
- 精廬宴坐十經秋,瓶缽近為千里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洞溪慶道人歸上都
- 仙掌凌空沆瀣秋,大田多稼似云浮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奉和御製社日詩
- 都城供應幾經秋,海國歸心不少留,雨雪片帆過北固,煙霞丈室寄東甌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海印大師歸永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