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7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涉夏思已深,感秋念愈迫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思遠客
- 三春既繁麗,九秋亦瀟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歲華
- 耿耿虛堂一榻秋,人間高枕幾王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山居
- 黃花不負秋,與秋作光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日賞菊
- 風掠篷窗雨鬢秋,生涯無歲不扁舟。 -- 出自宋·杜耒·苕溪
- 故鄉尚萬里,山秋猿夜鳴。 -- 出自隋·孫萬壽·東歸在路率爾成詠
- 離亂人相失,春秋雁自飛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春日憶姚氏外甥
- 溱洧源流狹,春秋不濡軌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古意六首
- 離思茫茫正值秋,每因風景卻生愁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宿嘉陵驛
- 波翻水精重簾,秋在琉璃雙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河滿子·急雨初收珠點
- 古槐邊,故人稀,秋鬢晚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夜游宮·長記勞君送遠
- 知已眠三逕,逢秋欲七歌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賈耘老
- 去年出郭麥風秋,憶共兒童迓細侯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代張菊
- 人間聊住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鷓鴣天·甲子今年甫一周
- 北風吹雨冷如秋,更上江干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賞心亭
- 杜老江頭,不恨秋風里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蝶戀花·八九十翁嬉入市
- 此公去暑似新秋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太常引·此公去暑似新秋
- 不管天上人間,秋期月影,兩處相思苦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念奴嬌·并肩樓上
- 十年鉛槧鬢絲秋,獨抱成書四海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沈仲居進三國志
- 白蘋風里步清秋,來作靈巖古洞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古仙巖
- 風露凄然八月秋,瘦藤扶我到山頭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靈巖
- 梅欲攙春菊送秋,早來渡口晚煙收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自宣溪過早禾渡
- 晚雨瀟瀟急做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隴樹寒輕,海山秋老,清愁如織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柳梢青·重陽時節
- 曉來江上荻花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眼兒媚·曉來江上荻花秋
- 蓬山元是不知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西江月·落落奇花未吐
- 幾回錯認,明月秋千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玉蝴蝶·留得一團和氣
- 飛過前灘,又顧秋影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長亭怨/長亭怨慢
- 碧浮春蓋,黃點秋旗,細芳泛月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華胥引·碧浮春蓋
- 十日平原酒,三秋江上船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與蘇生話別(三首)
- 曉夢云月光,過秋蘭蕙色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感懷
- 嬋娟春盡暮心秋,鄰里同年半白頭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得儲道士書
- 婺女星邊氣不秋,金華山水似瀛州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暮送裴垍員外刺婺州
- 多雨逢初霽,深秋生夜寒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秋夜思歸
- 虎倦龍疲白刃秋,兩分天下指鴻溝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鴻溝
- 涿鹿茫茫白草秋,軒轅曾此破蚩尤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涿鹿
- 夏禹崩來一萬秋,水從嶓冢至今流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嶓冢
- 嬴政鯨吞六合秋,削平天下虜諸侯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博浪沙
- 寂寂箕山春復秋,更無人到此溪頭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箕山
- 共工爭帝力窮秋,因此捐生觸不周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不周山
- 長安城外白云秋,蕭索悲風灞水流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灞岸
- 林曉猿抽臂,池秋鶴浴毛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練定公權垂訪樂圃之什
- 萬里無塵塞草秋,玉輪金軛未巡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廄馬
- 山頂收榛栗,經秋信莫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送安公歸頂山瑞石菴
- 春風吹袂逾嶺,秋雨隨軒達潁亭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贈昌言太中
- 上天垂景貺,高秋沾喜霖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答景仁喜雨
- 舉手謝峰巒,高秋復來覿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曼叔游高陽山
- 南園百草雨中秋,把燭題詩寄驛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去冬蒙君實示嘉篇懶拙不即修謝臨書走筆深愧
- 愛子林亭勝,高秋駐馬鞍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象之席上賦得寒字
- 玉軫園弦,誰對秋風和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點絳唇·不昧本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