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孰追赤制春秋筆,稍悟黃庭內外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酬郝潤甫二首
- 郎官己未老秋崖,丞相庚申老訥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思七言八首
- 壬戌同登日,秋崖尚見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方去言府判挽詩二首
- 四時有春無秋風,常知歌笑不識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今秋行
- 風聲雨氣涼秋夜,世故時情病客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秋病中再賦
- 石墨湮深井,秋坑斸廢田}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杍黟縣
- 百谷鎖密霧,秋陽和除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屋東山作
- 拙稿千取百,秋暮號蟬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放翁詩作
- 破窗枯葉共秋聲,寒近貧人共喜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獨酌有感
- 天形環澤國,秋色畫田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將至魏塘鎮
- 春夏刈麻麥,秋冬獲稻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苗經歷耕野
- 今年夏潦甚,秋暑亦云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懷同來二僧及兩子
- 闉闍一以出,秋色饒清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同張文煥過吳式賢二十六韻
- 曉澤升紅日,秋光際碧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曉發秀州城南
- 敢爭天上中秋月,且種人間隔歲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前一日雨送罌粟戎葵子與劉元煇
- 有美一人升秋堂,木犀花中清言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冰崖楊明府德藻攜紅酒肴果來飲歸舟獨坐熊皮
- 妙年官賦甲秋闈,一發輒中仍再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
- 蓮華岳頂看秋月,莫向長安踏市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俗嘆
- 上元燈火中秋月,但苦人心不肯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雨
- 歲稔田收倍,秋涼渚泛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仇仁近持山村圖求屋貲
- 落成恰值三秋半,為我吹開白兔宮。 -- 出自宋·馮艾子·風月樓
- 林扉雨過便秋菊,山寺風清度晚鐘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無題
- 盡饒河伯乘秋旺,潦涸霜寒水自清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雨后觀漲
- 潘郎寓直生秋興,韓子長歌憶短檠,驚鵲繞枝巢未穩,幽蟲臨砌隱馀聲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又次申教授直宿三首
- 年過騎省悲秋易,貧似司空乞酒人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九日次韻邢子友
- 野色撩詩興,秋風動旅懷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思歸
- 自將野色并秋色,都付詩魂與醉魂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晚發
- 早過瓜洲渡,秋深怕馬嘶。 -- 出自宋·傅夢得·揚州竹西樓
- 老去心猶壯,秋來鬢任華。 -- 出自宋·高遁翁·秋晚
- 四運相摧斥,秋容忽而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九日會客面岳亭以采納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分
- 報秦一片心,秋蓮孤劍寒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荊軻傳
- 飛飛羽差池,秋雁避春乙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不浮次歆予亦再賦
- 禪房竹色靜,秋深暑將闌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北澗禪師留別
- 圣賢憂世心,秋月照寒水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思耕亭
- 晚稻新收斂,秋花舊品題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新昌道中
- 一段風光帶秋色,瘦荷疎柳嫩芙蓉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袁宮講飲西湖
- 敗葉掃還飛,秋容肅粉闈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和鄧慎思未試即事難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
- 當年蟋蟀吟秋時,秦家宮殿隋家墀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二蟲吟
- 旅思聞孤笛,秋聲過斷鴻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病中懷鄧覺非
- 樹聲如有雨,秋氣欲無窗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秋夜宿山寺
- 春酒花朝曲,秋燈雨夜棋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韓梅居
- 美人行月下,秋水泛芙蓉。 -- 出自宋·顧夢日·夜游
- 短袖仍牽樹,秋聲半擣砧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野眺
- 瑤枝重整臨秋水,蓼蒲歷歷羞無香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海棠秋
- 夜月氣猶凜,秋風聲更豪。 -- 出自宋·關希聲·枕流軒
- 四旬常苦雨,秋令嘆先行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久雨
- 春水歸舟疾,秋天去路高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贊可參議赴臨安粹三首
- 蕭條離緒十秋風,天涯等是飄零客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故人蒲朝達沿檄道經廣漢留連累日作詩為別
- 年來懶讀悲秋賦,忍聽商聲入詠歌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懷二首
- 詩中盡經濟,秋毫未設施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草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