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曉奏趨雙闕,秋成報萬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營田判官鄭侍御赴上都
- 搖落淮南葉,秋風想越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會稽公徐侍郎(公時在王傅)
- 秋山日搖落,秋水急波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龍門八詠·闕口
- 樓前歸客怨秋夢,湖上美人疑夜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岳陽樓
- 暗窗涼葉動,秋天寢席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秋夜
- 于時忽命駕,秋野正蕭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再游西山
- 山館夜聽雨,秋猿獨叫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顏司議使蜀訪圖書
- 霽后三川冷,秋深萬木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蕭河南
- 坐厭淮南守,秋山紅樹多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樓
- 玉座浮香氣,秋禁散涼風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中書劉舍人
- 閑門蔭堤柳,秋渠含夕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與韓庫部會王祠曹宅作
- 煙塵擁函谷,秋雁過來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西樓
- 晚帶城遙暗,秋生峰尚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賦得浮云起離色,送鄭述誠
- 素王不作春秋廢,獸蹄鳥跡交中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言志
- 蟾蜍影里千秋鑒,蟋蟀聲中七月圖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七月十三夜用燈牌字韻湊成一詩與諸賓一笑
- 人行荒樹外,秋在斷蕪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
- 春風千萬岫,秋水兩三洲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合江樓
- 貧家機杼寒,秋蟲助予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周山甫錦繡段
- 天馬含風骨,秋鷹折羽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劉知縣
- 萬事隨轉燭,秋光近青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梅州第六十六
- 天馬高風骨,秋鷹折羽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太博朱古平
- 短褐波濤舊,秋雨菰蒲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周東卿畫魚
- 盧門十年見秋草,此心惆悵誰能道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贈別晉三處士
- 日暮銅雀迥,秋深玉座清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銅雀妓
- 驚飆蕩萬木,秋氣屯高原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司空璲少府
- 多雨殊未已,秋云更沉沉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
- 落日風雨至,秋天鴻雁初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途中寄徐錄事(比以王書見贈)
- 晚晴催翰墨,秋興引風騷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崔員外、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
- 深夜星漢靜,秋風初報涼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
- 煙壘風調角,秋原雨洗兵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到宣武三十韻
- 三湘衰鬢逢秋色,萬里歸心對月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晚次鄂州
- 夜露濕蒼山,秋陂滿黃葉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
- 暑退蒹葭雨,秋生鼓角天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
- 寒月照秋城,秋風泉澗鳴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傷關東僚友喪逝見贈
- 歲去人頭白,秋來樹葉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同李益傷秋
- 夜村機杼急,秋水芰荷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陪中書李紓舍人夜泛東池
- 蕭條良夜永,秋草對衰顏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酬韋渚秋夜有懷見寄
- 楚國青蕪上,秋云似白波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寧國夏侯丞
- 春別和花樹,秋辭帶月淮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贈友人
- 叢菊在墻陰,秋窮未開萼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齋中
- 餞君到野地,秋涼滿山坡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張校書季霞
- 故山離未死,秋水宿經旬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令狐绹相公
- 寒日汀洲路,秋晴島嶼風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江上人
- 曉角吹人夢,秋風卷雁群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贈李金州
- 寒山晴后綠,秋月夜來孤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宿孤館
- 出入土門偏,秋深石色泉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
- 山暖花常發,秋深雁不過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人南歸
- 白發初相識,秋山擬共登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酬厲玄
- 夜泊疏山雨,秋吟搗藥輪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沈鶴
- 昔去候溫涼,秋山滿楚鄉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李余往湖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