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深深院落秋千迥。 -- 出自元·歐陽玄·漁家傲·三月都城游賞競
- 涼糕時候秋生榻。 -- 出自元·歐陽玄·漁家傲·五月都城猶衣夾
- 淋罷麻秸秋雨飽。 -- 出自元·歐陽玄·漁家傲·七月都城爭乞巧
- 九月都城秋日亢。 -- 出自元·歐陽玄·漁家傲·九月都城秋日亢
- 獨據胡床秋夜永,耿耿佳人千里。 -- 出自元·王結·賀新郎 次范君鐸詔后喜雨韻
- 精神炯炯秋水,胸次納青丘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水調歌頭 慶壽
- 桂花枝上秋光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清平樂·南樓劇飲
- 引茲一線秋,高下穿林梢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接竹引泉
- 梧葉庭除秋漸老,豆花籬落晚初晴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秋日
- *莢生三秋八月,氣*風露清明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臨江仙 壽高伯川
- 莫怪今年秋事晚,黃花不在重陽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臨江仙 為宋太守壽
- 莫怪今年秋色晚,黃花留過重陽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臨江仙 壽黃鎮撫
- 別恨離愁秋水漫。 -- 出自元·王鉉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滿耳碧梧秋雨,潯陽江上哀聲。 -- 出自元·衛德嘉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春燕參差秋雁。 -- 出自元·曹方父·清平樂 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又負一番秋雁。 -- 出自元·衛德辰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楓落吳江秋水漫。 -- 出自元·竹月道人·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
- 石壁倚清秋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南鄉子 題李紫 山居
- 怪得探芳秋蝶,向翠陰深處回翔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和歐陽彥珍催桂
- 古井香泉秋菊冷,坡后神仙何許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百字令 春日湖上
- 兩鬢已經秋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木蘭花慢 (原無調名茲據律補)重過吳門
- 疏星淡月秋千院,愁云恨雨芙蓉面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塞鴻秋
- 西風莫放秋容老,時時留待客徜徉。 -- 出自元·薛昂夫·最高樓 九日
- 釋卷正逢秋水漲,臨古渡,放輕舠。 -- 出自明·沈泓·江城子 村居
- 鄰園過雨秋生枝,魂魄踴躍蘇癃疲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七月十三日偕寬仲宗武登倉園新樓憑眺至月上
- 飄唾天風秋,云物示鱗爪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登丁家山康氏別墅訪主人不遇
- 洞庭浪闊秋蕩漾,漢陽樹遠云徘徊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長江萬里圖為同年汪華玉賦
- 張帆江水秋,伐鼓關月落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遠游陪師西征
- 并刀裁剪秋江云,與郎為衣白且新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班枝花曲
- 至正辛丑秋七月,官河無舟死魚鱉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天冠法師鄧均谷禱雨歌
- 袖里青鋒秋水寒,誰疑雙燕是金丸。 -- 出自宋·錢昭度·贈白校書
- 衡岳醉投秋雨寺,漢江吟渡夕陽舡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狂吟八韻送英公暫歸故鄉遷殯二親
- 戴村人共秋空遠,嚴瀨潮隨暮雨還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從大司馬胡公過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長記室
- 嵐積遠山秋氣象,月升高閣夜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僧志文·西閣
- 翠葉飄零秋自語,曉風吹墮橫塘路。 -- 出自清·康有為·蝶戀花·記得珠簾初卷處
- 白鳥白云秋色樹,水南水北月明鐘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寄韓丕進士
- 朝云暮雨秋復春,坐見珠槃和議成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行當買舡秋浦上,請君同作釣魚磯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與權宅觀張于正山水圖
- 姑蘇臺前秋氣孤,五羊城下煙疏疏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王若水為畫秋江眾禽圖
- 滬瀆城邊秋氣高,敔鵝鴻雁各求曹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書懷
- 湖田今有秋,老稚飯紅蓮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出西郊
- 濯足每嫌秋岸冷,攤書還趁夕光微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歸來
- 木落淮南秋色空,閑登高閣送歸鴻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登閣
- 凄凄乘蘭秋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與孔曲阿別詩
- 蓬門臥病秋潦繁,十日不出生荊棘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答顧郎中華玉
- 側身仰視秋云開,飛鳥顧之不敢度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觀田魏二廷尉射歌
- 籬下落英秋半掬,燈前新夢鬢雙華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文章煙月
- 是日茅堂秋氣高,霜薄風微靜枯柳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峨嵋道人拳歌
- 最是城陰秋望好,覆舟遙接蔣山青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送汪伯昭游白門伯昭將自京口至棲霞寺因憶舊
- 君家書閣秋山中,千山萬山松入風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送程孟陽游楚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