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檐花點滴秋清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烏夜啼·檐花點滴秋清
- 籬菊褪黃秋興懶,瓦溝財試一痕霜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興
- 樓臺影外秋風老,鍾磬聲中夜氣清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宿囊山寺
- 從僧借地秋移菊,與佛分鐙夜讀書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八月旦日永定寺作
- 水鄉占得秋多少,岸岸紅云是蓼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下塘
- 翻借作,蘭秋重閏。 -- 出自清·顧貞觀·步蟾宮·閏六月七夕
- 菰蒲林下秋,薜荔波中輕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
- 云散天高秋月明,東家少女解秦箏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新豐主人
- 江上楓林秋,江中秋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京口送別王四誼
- 時猶草草秋方盡,陳是堂堂孰敢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倏爾過春秋,寂然無塵累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夜深斜搭秋千索,樓閣朦朧細雨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寒食夜
- 綠屏無睡秋分簟,紅葉傷心月午樓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擁鼻
- 軍回野靜秋天白,角怨城遙晚照黃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邊上看獵贈元戎
- 古臺不見秋草衰,卻憶吳王全盛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姑蘇行
- 千年月照秋草上,吳王在時幾回望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姑蘇行
- 穆陵關上秋云起,安陸城邊遠行子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別
- 白衣四十秋,逍遙一何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贈方處士兼以寫別
- 落照蒼茫秋草明,鷓鴣啼處遠人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九子坡聞鷓鴣
- 煙光浩楚秋,瑤草不忍摘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我思何所在
- 朔雁銜邊秋,寒聲落燕代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感興四首
- 市朝遷變秋蕪綠,墳冢高低落照紅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秣陵懷古
- 共期羅浮秋,與子醉海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
- 別筵欲盡秋,一醉海西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廣江驛餞筵留別
- 荷花向盡秋光晚,零落殘紅綠沼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北亭
- 雨滴長門秋夜長,愁心和雨到昭陽。 -- 出自唐·劉皂·長門怨
- 弓欺猿臂秋無力,劍泣虬髯曉有霜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老將
- 酒醒孤館秋簾卷,月滿寒江夜笛高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秋日懷江上友人
- 勞歌莫問秋風計,恐起江河垂釣心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春日宿崇賢里
- 島上陰陰秋雨色,蘆花撲,數只漁船何處宿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南鄉子·嫩草如煙
- 月映長江秋水,分明冷浸星河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西江月(一名白蘋香,一名步虛詞)
- 獨掩衡門秋景閑,洛陽才子訪柴關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九日賈明府見訪
- 未逾七十秋,冰消瓦解去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帝子枕前秋夜,霜幄冷,月華明,正三更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定西番·雞祿山前游騎
- 經春初敗秋風起,紅蘭綠蕙愁死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思越人·古臺平
- 八月洞庭秋,瀟湘水北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同王征君湘中有懷(一作嚴維詩)
- 臥聽秦樹秋鐘斷,吟想荊江夕鳥還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次韻和秀上人長安寺居言懷寄渚宮禪者
- 林下聽經秋苑鹿,江邊掃葉夕陽僧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慈恩寺偶題
- 君有君恩秋后葉,可能更羨謝玄暉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高蟾先輩以詩筆相示抒成寄酬
- 獵回漢苑秋高夜,飲罷秦臺尋作天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次二十一兄韻
- 仙槎乘得秋風便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漁家傲·人在月中宵漢遠
- 邊頭八月秋田熟,南村北村夜舂粟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罷糴行
- 島嶼正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灑泉子
- 曹娥廟前秋草來,曹娥廟里秋月明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曹娥廟
- 菘韭記春秋,蔬食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次韻劉殿院贈錢圃翁
- 相并戲蹴秋千,共攜手、同倚闌干,暗香時度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卓牌兒/卓牌子
- 澤國歸程秋欲盡,丹楓黃菊動吟魂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吳延年宰武義
- 黛鋪遠岫秋將晚,綺散馀霞日欲曛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郡齋即事書懷十二韻呈諸官
- 長淮月色秋宵好,應助詩人思轉清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史館陳太丞知壽州
- 歸去舊房秋色晚,潤松枝偃雨苔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僧歸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