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5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齋房只在秋山外,吟卷自隨明月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牟監簿齋宮
- 菊花籬落秋寥廓,山市人家翠疊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秋崖落成
- 燕隨往事秋蕭瑟,雁帶夕陽江泬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吳樞密烏衣園舊韻
- 茅齋亦有秋崖藁,留與青山作解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至能
- 萬柄風荷秋渺然,百錢又買過湖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夢過湖
- 新與客嘗秋已老,豈堪持到菊花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蟹至十數日而異時特貴貧者只得忍口薄暮有以
- 老圃相傳秋后菘,磚爐石銚一年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種菘
- 久客自知秋意思,底須蛩雨做寒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齋宿
- 一船明月秋江冷,曾與梅花有約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李山窗
- 近來煞得秋風力,老桂吹香滿座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梁粹
- 一逕凈於秋,山中夜來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逕
- 山留遷客秋風寺,想得梧桐怨夜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別季觀
- 坐令四中秋,雨滴梧桐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雨
- 還是過中秋,丹桂時節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步月·玉宇薰風
- 木落林疏,秋漸冷、芙蓉新拆。 -- 出自宋·白君瑞·滿江紅·木落林疏
- 猜得春花秋月好 -- 出自元·馬鈺·虞美人 遇真人(原無調名,茲據律補)
- 明月高穹秋夜時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減字木蘭花·逍遙自在
- 認取春花秋月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如夢令·大道無名無說
- 迷晚色,散秋馨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鷓鴣天 遺山樂府下附
- 碧筒象鼻秋泉滑,澤國幽香笑卷空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鷓鴣天 同上
- 狼籍一江秋雨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清平樂·漁舟橫渡
- 一夜玉壺秋水冷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清平樂·月明風勁
- 清明過也,秋千閑了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玉漏遲 題闕
- 更奈芙蓉秋思晚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清平樂 送張都事子敬秩滿北歸 天下同文
- 與少*行秋,佳氣蔥蔥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春從天上來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
- 勘破春花秋月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夢令·我向幽窗守拙
- 今古幾春秋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先天觀作
- 認取高空秋水孤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 縉山川有三觀,皆有陽字,此間
- 騎麟執春秋,從頭細讞鞫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陳彥正教授之官富州
- 丹灶白草秋,青鳥書難覓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
- 蘆竹生花秋滿地,棹歌才動便尋榔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越歌(八首。約楊推官同賦)
- 春月景殊秋月景,下方鐘和上方鐘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清涼山
- 遇閏深山秋益深,每因趁暖一幽尋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遇閏
- 青年心死秋梧悴,老國魂歸蜀道難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自題新中國未來記
- 我行自凜秋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瑀·詩
- 斜凝雙星秋欲曉,西風萬馬血飛煙;多情最是蘆溝月,猶照英雄肝膽鮮! -- 出自·老舍·七七紀念
- 壽艷櫻花秋艷楓,夏初嫩綠間深紅。 -- 出自·老舍·清水寺訪大西上人
- 西風兩岸秋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蘭溪舟中
- 人心少似秋胡婦,世事多參春夢婆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醉題齋壁
- 秋山泬寥秋水闊,一夜天風起蘋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荷鷺圖為薛御史作
- 長安溽暑秋過半,雨濕書床盡糜爛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朱儀中雨圖
- 蟬雜柳風秋漸遠,鶴翻松露夜還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和若虛郎中贈行韻
- 霜枯古樹秋颯颯,枝間老猿罷騰踏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(二首)
- 目下園亭秋氣陰,故人相見暫開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卜居一首東南屏
- 高臺地迥秋先至,古榻僧閑晝亦扃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(三首)
- 無數晚花秋樹里,未須風物向春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三徑業荒秋去后,十年心苦夢醒時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病中言懷(四首)
- 楚娥不識秋千戲,兩兩沙頭接臂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那更秋風秋雨逐人來。 -- 出自·顧隨·南歌子·倦續黃粱夢
- 潦倒心情秋后樹,才過雨,又斜陽。 -- 出自·顧隨·唐多令·秋葉總堪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