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一代春秋付托顓,龍門太史筆如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宋景濂
- 留待九秋清露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摸魚子 賦玉簪錄呈趙太初兼與時中茂異
- 回首三秋如一夢,夢中不覺到新安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夏國新安縣
- 澄碧生秋,鬧紅駐景,采菱新唱最堪聽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多麗 西湖泛舟,夕歸施成大席上,以晚山青
- 漸驚他、秋老梧桐,蕭蕭金井斷蛩暮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綺羅香 雨中舟次洹上
- 醉膽望秋寒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浪淘沙 臨川文昌樓望月
- 培根利秋實,仰天望年豐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泠然感秋思,況復聽征鴻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秋夜
- 野屋清秋暮,寒沙易朔風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西郊秋興(四首)
- 悵望千秋上,斯人亦不群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西郊秋興(四首)
- 羅綺嬌秋日,樓臺媚晚霞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汝慶宅紅菊
- 獨立對秋陰,冥冥望河渚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獨立
- 水旱而秋雷,陰陽迭驕亢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
- 物候逢秋異,登攀與子同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陳秀才登虎頭巖
- 氣候三秋異,猿聲眾壑同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劍閣秋陰圖
- 閑來弄秋水,漁情藹清川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無諸釣龍臺懷古(三首)
- 不為逢秋多感慨,只緣身在別離中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早行
- 梧葉到秋無那病,芭蕉過暑不堪貧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齋室初成有勸多栽花竹者走筆示之
- 絡緯啼秋梧月深,碧紗描粉繡觀音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還憶去秋明月下,胡笳吹過七陵西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塞上曲
- 塞雁悲秋老,閨人哭夜長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南伐
- 燕地去秋曾幾戰,漢家今日更多兵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日即事
- 空記三秋故鄉夢,夕陽衰柳看歸鴉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暮鴉有感
- 去年防秋古北口,勁風吹馬馬逆走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二馬行
- 玉露清秋湛碧空,金輿夕月引群工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駕幸月壇群望西街
- 右洞庭秋月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瀟湘八景
- 別來復秋深,露下百草凄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內婉素
- 我來值秋晚,木落眾鳥集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過小孤
- 蘭舟蕩秋水,東向橫塘宿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橫塘晚
- 人心非秋蓬,安得隨風飄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方以亨還吳興(三首)
- 昨日立秋今日涼,蔡子束書歸故鄉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句容送蔡惟中
- 漸老愛秋光,升沉意兩忘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句曲秋日郊居雜興(十首)
- 歲已占秋旱,民猶望雨膏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渡百里湖
- 敗葉存秋氣,寒鐘過雨聲。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湖上晚歸
- 窗竹寫秋影,村砧搗夜聲。 -- 出自清·劉若蕙·秋夜寄外
- 先生春秋八十五,芒鞋重踏揚州路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一錢行贈林茂之
- 癸丑之秋,以貽聽泉先生同學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題陳師曾荷花小幅
- 落影臨秋扇,虛輪入夜弦。 -- 出自唐·褚亮·奉和望月應魏王教
- 靈媛乘秋發,仙裝警夜催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
- 颯颯將秋近,沉沉與暝連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馬常侍寺中之作
- 時和素秋節,宸豫紫機關。 -- 出自唐·盧懷慎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
- 分襟與秋氣,日夕共悲哉。 -- 出自唐·徐堅·餞許州宋司馬赴任
- 如何屬秋氣,唯見落雙桐。 -- 出自唐·鄭世翼·過嚴君平古井
- 閑吟見秋水,數只釣魚船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自勉
- 病起見秋扇,風前悟感傷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·病起見秋扇
- 誰人向秋夕,為爾欲忘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蟋蟀
- 病起見秋月,正當三五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·病起見秋月
- 床前倒秋壑,枕上過春雷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過西山施肩吾舊居
- 褰簾聽秋信,晚傍竹聲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驚秋
- 湘水瀉秋碧,古風吹太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夜聽業上人彈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