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金風肅,秋漸老,攝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急雨驚秋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品令·急雨驚秋曉
- 今歲較、秋風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品令·急雨驚秋曉
- 看精神,秋夜月,玉壺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/水調
- 黃閣一秋來早,明日又三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/水調
- 正屬仲秋彌月,稱觴對此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應天長·萱堂積慶
- 才過中秋六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如意令/如夢令
- 氣凜凜、秋霜爭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折丹桂·初秋兩兩留蓂莢
- 月色驅秋下穹昊,梁間燕語辭巢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秋
- 當遇中秋夜,靜月華如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月華清慢/月華清
- 遮莫悲秋憔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買坡塘/摸魚兒
- 萬古千秋,煙慘風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主歌
- 不竟千秋恨,還如萬里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云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
- 便作千秋別,沾襟涕淚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哭王幾道職方三首
- 木老識秋氣,徑幽聞草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三首
- 自古春秋學,皆知不可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哭孫明復殿丞三首
- 蟋蟀在秋堂,芙蕖出深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三白蓮堂
- 古堞臨秋月,高樓等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端明知河中府
- 出為悲秋辭,萬仞見孤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
- 積雨漲秋壕,輕舟此共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陪謝紫微晚泛
- 騰波決秋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河陽通判張寺丞從富公辟
- 更與千秋看,松煤定費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丫頭石
- 原田經秋霖,步履畏宿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吳正仲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
- 代謝隨秋草,草靈化死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鳴雁城
- 始沒春秋義,十字固莫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八夫子篆
- 曲潁若秋蛇,屈盤鱗甲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丘家渡早發
- 汴湍入秋漲,東鼓下鏜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
- 浦思懸秋壁,江情憶釣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紫微以畫鷺二軸為寄
- 湖邊夜秋月,光彩波上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·顧亭林
- 掩扇知秋意,窺墻省舊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翰見訪
- 荷鍤冒秋霖,蕭條移翠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雨中移竹
- 移病新秋厭直廬,自將僮仆治前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吳沖卿新葺南齋
- 岐路三秋別,江津萬里長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臨津房少府
- 明可監秋毫,供吟屬我曹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中秋月
- 僧到烹秋菌,兒啼索草蟲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秋居幽興
- 冷句題秋葉,孤琴貯夜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投迤殿院
- 猶驚寫秋卷,槐砌落花黃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成武縣作
- 由茲春秋無義戰,所以定哀多微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八月延秋禾熟天,農家富貴在豐年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七日逆洛夜宿延秋莊上
- 相闊夏秋聞甚事,可親燈火讀何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二十九日依韻和洛陽陸剛叔主簿見贈
- 湍驚九秋后,波急五更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水聲
- 涼風厲秋節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從軍詩
- 鳴機罷秋日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織婦詩
- 遺滯指秋杪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藉田詩
- 玉盌無秋酎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和簡文帝賽漢高帝廟詩
- 愁思三秋結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長相思·長相思
- 君面未秋何意冷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皎皎新秋明月開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直置無秋悲自生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宛轉歌
- 寶鬢迎秋度前亂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宛轉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