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一片秋蟬雨后聲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南鄉子 送友人劉仲澤北歸
- 乾坤秋更老,聽鼓角,壯邊聲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木蘭花慢·乾坤秋更老
- 一川秋意,滿懷愁緒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青玉案 寄仲澤
- 得意秋,名滿鳳凰樓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喜春來·金裝寶劍藏龍口
- 泖田秋霽稻未鐮,葦箔竹斷收團尖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中秋碧云師送蟹
- 雁將秋色催歸馬,楓引霜華入戰袍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臨安軍前
- 鼓聲秋動地,劍氣夜沖霄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投贈周元帥十韻
- 雞唱秋窗白,蕭無一榻虛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秋曉
- 閏年秋盡水城寒,積雨瀟瀟澤菊殘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秋懷(四首)
- 一床秋雨夢,千里暮云心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留別
- 誰為秋風乘興去,松窗先聽富陽潮。 -- 出自宋·蔡清臣·廣惠寺
- 院靜秋深晝掩扉,倦游園圃坐忘歸。 -- 出自宋·蔡權·掩扉
- 蕭蕭秋風引,落葉渭水清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贈琴士翁明遠
- 連章秋月雁回翅,貯袖天香龍吐涎。 -- 出自宋·曹涇·次胡濟鼎同年三律
- 門外秋千一笑發,馬上行人斷腸歸。 -- 出自宋·常某·春日詞
- 君袖秋月章,直造紫皇案。 -- 出自宋·常挺·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東東提刑歸抵
- 香醪秋露薄,膏火曉星疏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丙戌元夕
- 晚來秋風高,木葉下清夜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
- 野田秋深風力勁,邊云日滿青泥嶺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有客自關外來頗道邊亭暴露之苦時子止兄方趨
- 客路秋偏好,歸程盡是詩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嘉禾境上
- 山高秋易瘦,瀑小雨方添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響應寺
- 是時秋陽驕,三日此棲泊。 -- 出自宋·陳柄·次太白水西韻
- 百里秋光瓜代及,九重春色筍班榮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陳尉后之園賞歸二首
- 乃一秋一冬,愁聽鴻飛鳴。 -- 出自宋·陳淳祖·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
- 芙蓉秋水須佳句,妙意宜搜到渺茫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喜雨
- 璚姬秋宴集蓬壺,酒暈微微上雪酥。 -- 出自宋·陳簡軒·醉芙蓉
- 六橋秋新宜醉吟,舉杯共聽巖鶴音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同潘孔時飲總宜園孔時出寶晉帖呼道人簫次日
- 關防秋暑雙蕉葉,商略時宜十兔毫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送林一甫試浙漕二首
- 天地秋聲早,山河夜色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重宿城頭驛
- 五湖秋夜月,三島春空云。 -- 出自宋·陳景肅·懷高東溪二首
- 草黃秋過雨,樹暗晚生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舉愷·過姑蔑道中
- 古徑秋霜滑,空山暮靄濃。 -- 出自宋·陳瀧·題蘇子美滄浪亭
- 禾黍秋風隴,牛羊落日原。 -- 出自明·陳蒙·宿遷
- 藍水秋來八九月,芒花山瘴一齊發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詩一首
- 春融秋肅,淵澄岳峙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贊文公朱先生像
- 方揚秋月輝,忽散春花馥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樞上人評詩
- 時當秋末垂,群木尚蔥倩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同師道弟奉親游延平鳳山
- 不知秋桂晚,庭際長柔柯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西窗酴醾
- 聲入秋風遠,涼生午日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度支兄詠竹
- 瀟湘秋氣高,群木禿如指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傅侍郎寒碧十五韻·頌橘
- 那堪秋夜半,深處著明月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園雜詠·水月軒
- 青山秋樹屋,野渡夕陽船。 -- 出自宋·陳某·趙仲瑜小景二首
- 老樹秋聲涼入骨,澄江波影玉生鱗。 -- 出自宋·陳某·王宗起城南溪屋
- 棹歸秋水遠,鄰語夜燈分。 -- 出自宋·陳某·夜歸
- 萬里秋聲驚客枕,一天涼月浸胡床。 -- 出自宋·陳謙·鄂州南樓
- 我為秋浦游,欲訪秋浦跡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追賦秋浦
- 萬里秋風約我曹,俯觀阛阓總塵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十一日同諸友登南臺二絕
- 滿地秋陰日欲殘,故人相約過松關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七月廿六日趙國興招飲山堂有詩和韻
- 萬壑秋聲歸草木,百年鄉思動關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又和歐陽國瑞韻
- 灼灼秋英綴露華,白衣不見日空斜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見菊花二首